当前位置:

美丽河湖丨“杨溪模式”缔造丘陵乡级河道建设的样板经验

来源:红网 作者:刘秋平 刘昌来 编辑:刘娜 2021-05-07 15:08:3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20年,湖南省河长办联合红网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全省各市州积极参与并推举了一大批有示范性意义的美丽河湖,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弘扬先进,扩大影响力。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江大河到山间小溪,“美丽”已然成为湖南河湖的特质。美丽河湖带来的幸福感是可感可知可触摸的,这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幸福,绘就了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新篇章。

图片2.marked.png

杨溪。

红网时刻记者 刘秋平 通讯员 刘昌来 怀化报道

芷江县城东郊3公里处的和平村是一个美丽的所在。“山、水、村、境、人”融合共生的水墨乡村景象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美丽乡村因水而盛

杨溪、舞水、云树在侗乡民俗特色风情的衬托下相得益彰、意境幻妙,汇聚成这一流域最美的形象代言。

杨溪似一条玉带从村旁悠悠淌过,与村北的㵲水呼应着,于村口两相交汇,一路奔流进沅水,入洞庭。河畔古老的重阳木如云势参天,树旁的屈子祠静静矗立,诉说千年衷肠。

依托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和平村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集文化观光、民俗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身。河段沿线分布多处历史及人文景观,水文化底蕴深厚,除了远近驰名的杨溪云树,还有鼓楼、吊脚楼、蝴蝶艺术博物馆、跳桥等多处景点,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一派和悦的生气,吸引了远近游客慕名而来。

在始终保持水清景美、人水和谐的原生态自然风貌过程中,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杨溪流域治理,坚持“生态优先、水岸同治、管护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杨溪模式”,被称为符合丘陵地貌乡级河道建设的样板经验,为美丽乡村注入了更多娇俏灵动的色彩。

杨溪1.marked.jpg

芷江县河长办根据实地情况,将河道岸线分三级维修。

定级维修 实现岸固景美

芷江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杨溪河道弯曲狭窄、流速快,在治理以前抗洪能力比较弱,若遇暴雨天气极易产生自然灾害。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芷江县将芷江镇小河口村至邓家坪村二组全长3.1千米河段作为乡镇重点样板河打造,既明显改善了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更保持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原生态自然风貌。

在河道岸线治理过程中,芷江县河长办根据实地情况,将河道岸线分三级维修:一级河段为河岸易坍塌及重要保护区,采用浆砌石护脚结合生态护岸措施;二级河段为河岸平缓及生物保护区,采用雷诺护坡生态护岸措施;三级河段为一般性河岸,采用岸坡修整及植被覆盖措施。并且,生态护岸贯穿始终,使河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

通过定级维修,该河段优化河道治理设计,投入300万元完成0.8公里生态护岸、4座码头维修加固、1公里河道绿化工程,累计节约治理资金约30%。

杨溪2.marked.jpg

如今的杨溪,一眼望去两岸风光如画,生机盎然。

常态长效治理 打造幸福河

在做到生态优先的同时,芷江县河长办坚持水岸同治。该河段及沿线所在村先后开展河道砂石资源禁采、畜禽规模化养殖治理、农村改厕、渔业禁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等专项工作,实现岸上污染源及河道生态保护同步进行,河道保洁队按“一日一巡、见脏立清”履职尽责,使样板河达到“岸上污染不入河、水面垃圾不出境”的建设要求。

芷江县坚持“一龙治水”,完善常态长效管护机制。首先做到了三级架构全面管护,在河道管护体系建设中,该样板河设立县级河长一名、河道警长一名、乡级河长两名、村级河长两名、河道管护员两名、河道保洁队一支,实现了“大事小事找河长、河道管护无死角”。其次,河长领治作用进入常态化,在河道岸线综合治理中,采取“河长统筹、部门出资、水利出图”形式,形成最大合力,统一各部门河道岸线治理技术标准,河道管治方面从“九龙治水”转变为“一龙治水”。

如今的杨溪,一眼望去两岸风光如画,山峰青翠,倒映河中,屋舍夹岸,阡陌交通,生机盎然,无论阴晴,这里都是诗意盎然。在2020年湖南省“美丽河湖”“最美河湖卫士”评选活动中,杨溪成为50条“美丽河湖”其中的一条。

相关链接:

美丽河湖丨南川河:人水和谐美如画

美丽河湖丨斗山桥水库:昔日“大粮仓”今日“大水缸”

美丽河湖丨酒埠江灌区总干渠:智慧管护 打造“会呼吸的渠道”

美丽河湖丨涟水(姜畬镇段):打造水清岸绿幸福河

美丽河湖丨邵水河:治水先治岸 护河有良方

美丽河湖丨岳阳君山垸东西干渠:“泥巴沟”换新颜 河畅水清

美丽河湖丨常德新河南段:“臭水沟”的完美蜕变

美丽河湖丨白洋河:碧波辉映 “网红”多彩画廊呈现

美丽河湖丨獭溪河:爱水护水新常态 人水和谐促发展

美丽河湖丨舂陵水:绘制美丽河湖新画卷

美丽河湖丨美丽河湖风光好 七彩葫芦游人笑

来源:红网

作者:刘秋平 刘昌来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1/04/13/91810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