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湘江。
湖南以“湘”为简称,便是无声地在宣告湘江的绝对影响力。
湘江干流流经湖南29个县(市、区),灌溉着湖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当中国多数江河滚滚东流,她却独自北上,所过之处皆是天上人间。她流经的地区富饶博大,每当中华民族危难当头,她总是提供温柔博大的庇护和濡养,默默成就“湖广熟,天下足”的丰饶。
湘江流域自古偏远蛮荒,是中原朝廷流放贬官的理想之处。历代被贬谪到岭南桂北的迁客骚人,大多过洞庭、越湘江,被湘江两岸风土人情所吸引。贬官多忧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此沉淀出的忧患意识逐渐成为湖湘文化的源头。
唐代“诗圣”杜甫被贬湖南,在湘江边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四年。他寂寞地死在了江上一叶扁舟中,但他吟诵“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形象,却万世流芳。
散文大师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写下《永州八记》。“晓汲清湘燃楚竹”中的“清湘”,指的就是清澈的湘江水。他带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千载孤独,陪伴湘江北去。
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曾被贬长沙,如今长沙市营盘路还有他组建抗金军队飞虎营的纪念碑。他豪气干云,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豪情,也刻进了湖湘文化的字典里。
古往今来,
有了湘江,才有炎帝、舜帝的南巡;
有了湘江,才有屈原、贾谊的绝唱;
有了湘江,才有杜甫行吟、辛弃疾呐喊;
有了湘江,才有曾国藩率领湘军纵横天下;
有了湘江,才有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豪情......
人们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湘人写就。而这些湖南人,又有哪一个不是沿湘江北上,慢慢创造和改变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命运?!
在长沙岳麓书院和郴州濂溪书院,均有这样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气势奔放而又深邃,恰是最能体现湘江、湘人与湖湘文化之间的源远流长。站在长沙湘江之滨,看着江水日复一日地流淌,在无尽的奔腾中淡定自若,不炫耀、不感伤,不怨叹。
正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本栏目由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红网联合出品。
相关报道 :
来源:红网
作者:李婧君 陈晓丹 朱博楠 刘莉 洪健 杨劲 李睿雄
编辑:张俊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849/54/1388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