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芷江:政策护航+技能赋能 库区移民走出幸福新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祁春华 杨秋菊 编辑:刘秋平 实习生 梅寒 2025-08-18 16:49: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祁春华 杨秋菊 芷江报道

在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一项职教补助政策正为库区移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孩子凭着水库移民身份读职校,每年能领4000元补助,这‘教育礼包’让我们送娃学技术心里特踏实!”蟒塘溪电站移民唐明秀近日在县移民事务中心递交补助申请时,满脸都是藏不住的喜悦。

2025年,像唐明秀孩子杨钧这样的138名移民学子,借助“阳光审批系统”顺利领到了职业教育补助,总额达104.2万元,他们的技能成才之路在政策的护航下越走越顺畅。

全周期帮扶精准施策 破解就业用工“两难”困局

近日,碧涌镇的政策宣传栏前总是人头攒动,移民们热切地围聚在一起,查看最新的培训清单。刚拿到船员三类船长证的邹光宪兴奋地算起“收益账”:“考个船长证能补3000元,咱清江村的旅游公司直接就聘我开上了这漂亮的大客船,有补助还有工资,这政策太实在了!”

为打破库区移民“就业无门”与企业“技工难寻”的两难困境,芷江县自2017年开始实施“青春护航计划”,全力构建“就学帮扶+技能认证”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当地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起15-21岁移民动态档案,精准锁定1811名重点帮扶对象。工作人员不辞辛劳,通过电话随访、挨家挨户入户走访,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协助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育规划。

为了让移民所学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当地深入研究,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与县域产业实际需求深度融合,精心推出家政服务、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7类丰富实用的“培训套餐”。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成功形成“考证即上岗”的就业直通车模式,实现了移民技能学习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让移民在掌握技能后能迅速融入职场,开启新生活。

从2021年以来,芷江已累计为580人次发放职业教育补助330.8万元,为42名自主考证移民发放补助12.6万元,资金直达率稳稳达到100%,确保每一分钱都精准落到移民手中。

阳光监管筑牢防线 确保补助资金用在“刀刃”上

走进芷江佳诚装修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有序运转,移民技工邱茂林正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化数控设备,脸上洋溢着自信。“三个月培训让我从庄稼汉变技术工,现在月薪比种地时翻了两番。”他自豪地展示着新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本证书不仅是他个人能力提升的见证,更是芷江县政策规范实施的生动体现。

为确保每一分职教补助资金都用在关键处,真正发挥最大效益,芷江创新建立“双线公示+三级稽核”机制。所有补助信息在政务平台和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让补助发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每年接受省市移民管理部门、县纪委监委、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的专项监督检查或监测评估。严格的监管措施成效显著,5年来培训资金规范使用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为移民的成才之路筑牢了坚实的资金保障防线,让移民能够安心学习、提升技能。

产教融合激活动能 技能经济撬动库区振兴

技能提升带来的“蝴蝶效应”正持续显现,库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建筑工匠、电商主播、民宿管家等新兴职业群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库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数据显示,96%的参训移民成功实现稳定就业,平均年薪突破6万元,较培训前大幅增长30%,直接带动库区家庭年均增收1.2万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省级技能培训基地,3名刚拿到焊工证书的移民刚一结业,就被三一重工抢先预订,这种“培训即就业”的高效模式,不仅让移民迅速实现就业,还为企业大幅降低了40%的用工成本,实现了移民与企业的双赢。

“技能改变的不只是个人命运,更是整个库区的发展轨迹。”县移民事务中心主任张勇感慨地介绍道。目前,全县已成功培育移民创业项目5个,建成特色种养基地7个,库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发展成果十分显著。

展望未来,芷江将进一步深化与芷江职业中专、精武职业学校的合作,全力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让更多移民凭借一技之长端稳“技能饭碗”,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的“技能动力”,推动库区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祁春华 杨秋菊

编辑:刘秋平 实习生 梅寒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942/52/152082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