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肖后新 雷志明 长沙报道
长沙,山水洲城,依水而建,傍水而兴。虽水资源相对丰沛,但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区域性缺水问题一直存在。坚持“节水优先”,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是长沙坚持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022年6月下旬,长沙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全市水利行业23家单位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验收工作。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打分后,对所有单位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至此,长沙市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完成。
自2021年以来,根据水利部、湖南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工作的要求,长沙市对标对表,采取多项措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2021年、2022年分别完成45家和23家水利行业节水单位创建工作。
“严”字诀:夯实制度保障
靠制度拧紧“节水”阀门,是长沙水利行业节水迈出的第一步。此次节水机关建设涵盖长沙市水利局、长沙市水质监测中心、长沙市防汛物资基地大院以及9区县(市)水利行业机关共12处,投资总额达243万元。
长沙市水利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要求和现行物业管理体制,制定了《计量统计管理制度》等9项节水制度,其他机关配套制定了相适应的节水制度,全面构建节水机关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全覆盖。
公共机构节水检测系统技术人员。
同时,建立单位节水领导小组,实行节水岗位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用水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促使单位人人都参与到节水创建的工作中来,进一步从思想层面上加深对节约用水的意识。
为提高创建单位积极性,提升创建质量和水平,市水利局积极筹措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节水型单位的建设,2021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0多万元。
公共机构节水监测系统。
“改”字诀:凸显技术成效
节水技改“硬核”举措,积极创新拓展“开源”空间,以长沙市水利局为代表的水利行业节水步履铿锵。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传输至节水监测系统平台是机关节水的“王牌武器”,实现了用水数据实时化、在线化、智能化远程监控。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一旦发现有管道漏损、水龙头长流水等异常用水情况,就会发出警报,专人就可以及时处理,达到持续节水的目的。”市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智能远传水表。
节水器具的推广普及,在“节水账”上也记下了重要一笔。该局机关二办公楼市政进水管、各楼层总出水管等处加装了53块智能计量器具,确保用水计量率达到100%。同时,以开福区为代表的创建单位加强用水终端节水器具改造,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改造,节水器具安装使用率达到100%。
长沙市水利局普及节水器具。
除了“节流”,在“开源”方面也大挖潜力。雨水、中水、灰水……这些看似无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被再次利用。
长沙市水利局机关内的灰水回用处理设备。
长沙市水质监测中心通过中水回用系统,将雨水、空调冷凝水、洗手池灰水、纯水机尾水、实验室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利用。非常规水收集率达70%。
“宣”字诀:提升全民意识
教育似水,润物无声。
各建设单位积极组织单位员工进行节约用水知识培训,并在单位内粘贴节水宣传标识,在用水量大的地方粘贴相关节约用水的提示,单位内节水氛围浓厚。
长沙市水利局积极开展节水宣传。
各单位在宣传上别出心裁,以节水知识竞答,发放节水知识手册等多种方式向周边居民推广节约用水小妙招。
全市共举办大型节水活动50余项,积极发表节水宣传报道42篇,其中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6篇,在省级报纸、电视台、管网、官微等媒体发表21篇,在智慧长沙、长沙观察等市级媒体发表11篇。
流水不腐亦不复。通过节水型机关建设,市水利局每日人均用水量由27.60升下降至14.50升,每年可节约2.49万吨,总体节水率可达50%。
“长沙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照相关标准要求,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作出了许多新的节水创建举措,既贴合实际生活,又从真正意义上将水资源损耗率降了下来,让社会大众看到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一份口号,而是一份切实的责任。”长沙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肖后新 雷志明
编辑:刘可雨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656/50/1215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