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润东湖塘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刘秋平 2020-12-15 09:21:58
时刻新闻
—分享—

贺小平

东湖塘,地处宁乡东南板块,人不过数万,地不过弹凡,从地名来看,有塘有湖,得自然之趣,顾名思义,是一个降水丰沛的宝地。因而,东湖塘山也温柔,水也秀气,得水之润泽,一切都生气勃勃,都在滋生暗长。

然而,东湖塘最出名的,既非塘,亦非湖,而是一条江,靳江。江水款款而来,悠悠而去,鱼虾翔集,清澈见底,两岸杨柳青青,鸥鹭翻飞,阡陌纵横,沃野千里。这条江不长,只有区区80余公里,发源于和东湖塘相距咫尺的湘乡金石镇,先后流经宁乡、湘潭、望城,在岳麓山脚下汇入波涛滚滚的湘江。沿江两岸,名流云集,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众多江河中也不多见。靳江源头金石镇属湘乡,现有数村划归韶山市,而韶山,正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江的上游出了湘乡史上惟一状元王容,至今仍有一座历时800余年风雨洗礼,厚重苍凉的状元塔,耸立在东湖塘和湘乡交界处,成为当地村民和学子的膜拜之地。还出了被毛主席称为“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曾国潘。江的中游,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奇峰秀起,古楚大夫靳尚故宅犹存。全国政协副主席欧阳钦,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原国民党三省主席鲁涤平等,也是喝着靳江水长大的。彭德怀、陈赓、谭政、肖劲光、齐白石等巨人,也出生于靳江流域。就以东湖塘而论,在江水润泽下,一批风流人物脱颖而出,同样曜曜闪光。

众所周知,湘绣是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湖南的一张名片。鲜为人知的是,湘绣创始人杨世焯,就出生在东湖塘。杨世焯以高超的技艺,将湘绣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广收门徒,将湘绣艺术发扬光大。其侄媳肖咏霞有“针神”之誉,侄孙女杨佩贞应邀绣美国总统罗斯福像,针法出神入化,名动一时,时任湖南省主席何键特制了“誉满全球”金字匾额相赠,以至当时的东湖塘,成了远近驰名的“湘绣之乡”。除了湘绣,东湖塘境内,靳江河畔,还曾响起民国大学学子的朗朗书声。1920年,蔡元培任民国大学校长,1933年,和东湖塘近邻的道林人鲁荡平继任校长。1941年,抗战相持阶段,鲁荡平餐风宿露,率民国大学师生南迁东湖塘陶家湾,一边上课,一边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大名鼎鼎的闻一多、翦伯赞,都曾任教民国大学。他们的足音,至今仍在靳江河畔回响。

除了江,东湖塘的冷梅塘亦是热门打卡地,古枫、古塘、古井相映成趣。湖则有白云水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还有位于香山脚下的滴水岩瀑布,每每引得游人一睹为快。其实,除了江、塘、湖、瀑,在我看来,东湖塘的泉更令人称道。东湖塘泉多,地处泉山村的泉井,千百年来就从来没有干过。这里是个小盆地,站在泉边,每隔一阵,泉底就冒出串串水泡,股股泉水从水底激射而出,在水面形成朵朵浪花。泉井是当地村民眼中的宝贝,灌溉了当地四五百亩水田。即使最干旱的季节,泉井也水量稳定,泉流不息,成了当地村民的“救命泉。燕山村的泉,又是另一个样子。路边,每每能看到一些简单的小屋,上挂钥匙。打开门,别无他物,惟一口井,水不深,无一丝杂质,清澈见底,当地村民口渴了,直接滔起就喝。为了保护井水不受污染,村民自发捐资建起了这些小屋,谁捐资,谁受益。更有村民将水管牵到井中,家里装一个小水泵,要用水了,一按,白花花的水就来了。据悉,这些泉水经过化验,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可直接饮用,难怪当地村民,长寿者多,患恶疾者少。

印象深的,还有东湖塘的在此山泉。2007年11月的一天,笔者一行慕名到一户人家做客。这家人独居在在此山山腰,周围数里无人烟。男主人是山背后的湘乡人,退休后想找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度过余生,1997年前后,他用愚公移山精神,打通了长达一两公里的上山路,通了电,辟了一栋农舍,挖了两口塘。一位保姆来了,久之成了一对。他们在这近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养起了羊、鸡、鸭、蜂、鱼,并种了10多种蔬菜。鱼一年只能出两三百斤,没想到山泉养出的鱼,甜、香、鲜、嫩,一下就出名了。每到捞鱼时,虽然价格高出当地许多,买鱼的人还是多到令两口子头痛。每每还有长沙人开了车,到他家里来杀羊、购鸡鸭,或就是带点蔬菜回去。这里山青青,农舍对面是竹林,一汪山泉,于竹林流出,从农舍前欢快流过……在我看来,这里就是世外桃源,这对夫妇,就是当代董永与七仙女了。一晃10多年过去,这对夫妻还好吗?如果还在,我想他们当还没有搬出在此山。在山泉的滋润下,他们的日子,一定比以前更好了。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