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3日,湘中、湘北部分地区迎来暴雨。21日,湖南省应急委办公室发布提醒,要求相关地区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强化预报预警、巡查防守和“叫应”提醒,落实落细避险转移工作。
(图片由马梦娜摄)
受强降雨影响,岳阳市多地发生内涝。“积水涨得很快,我和其他老师们带着孩子往高处躲,但水位还在上升。看到消防员赶来时,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4月21日,岳阳临湘市一所幼儿园发生内涝,幼儿园李教师在获救后仍心有余悸地说。当日,幼儿园附近水深达1米,积水迅速涌入教学楼,4名教师和18名儿童被困楼内。接警后,临湘市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立即赶赴现场,采取人力护送的方式,成功被困师生安全转移(见上图)。
应对有序的背后,离不开未雨绸缪、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4月1日,湖南省全面进入汛期。该省各地各部门提早准备、积极应对,推动防汛形势认识再深化、隐患排查处置再强化、防汛基础工作再夯实、应急抢险能力再提升、工程施工管理再加强,扎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打好防汛备汛“组合拳”,着力筑牢防御屏障,全力以赴确保三湘安澜。
压实责任 落实到人
据预测,今年汛期,湖南省气候年景偏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降雨集中且局地极端性强,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城市积涝的风险高。
如何答好防汛备汛这道必考题?湖南从容应答,层层压实防汛责任、处处落实备汛措施。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备汛工作,3月以来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汛备汛工作。
4月11日,湖南省防汛抗旱工作暨会商调度视频会议召开,要求重点加强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应急演练和地质灾害隐患“微治理”,加强各类应急力量统筹协作,科学统筹项目施工和安全度汛,未雨绸缪抓好抗旱准备工作。
3月31日,湖南省应急委办公室召开2025年防汛工作动员会,进一步传达贯彻省委防汛专题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要求切实增强防汛备汛的责任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往前赶,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和损失。闻令而动,湖南各地严格落实会议精神,14个市州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汛前准备工作,聚焦2024年全省汛期重特大自然灾害复盘整改提升99项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2024年汛期,湖南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极端降雨之强、河湖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受灾损失之重,均为多年罕见。针对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湖南省应急委员会组织部署全省重特大自然灾害复盘整改提升,加快构建优化防汛抗灾救灾“九大”体系。湖南省应急管理厅根据整改提升任务分工认真研究,以省应急委办公室名义出台8项工作制度(文件),涉及重特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现场指挥部工作、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工作、村(社区)防汛抗灾应急装备配备等,着力从制度机制上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汛期来临之前,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全省防汛备汛工作指导清单》,以县为单位,明确构建优化应急指挥体系、提升防洪工程能力、防范山洪与地质灾害等9个方面47项重点任务132条具体工作。该省以湖区、山区、城区为重点,对标对表,加强防汛备汛清单化管理,全方位、精细化规划防汛备汛工作。
防汛备汛工作,需要把履职履责压实到最小单元,明确到个人。各市州因地制宜,湘潭市全面健全“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市级层面实行党委、政府领导双人包县。张家界市在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制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户帮户”转移避险联动机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级领导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组(自然寨)、党员干部包重点户的责任人已全部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应急管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水情、灾情、险情变化,精准靶向发布台风、暴雨、洪水、地灾、渍涝、干旱等灾害风险预警,为避险转移、应急准备争取更多“窗口期”。
目前,湖南已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行政领导和村(社区)“两委”党员干部包保责任体系。全省落实包县包乡镇行政责任人3535人,落实山洪灾害危险区、城镇易涝风险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等10.5万人。
锚定提升各级各部门防汛救灾能力,4月16日,湖南省应急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开展2025年重大灾害(防汛抗灾)应急指挥桌面推演;4月20日,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省应急委办公室联合举办2025年度防汛抗灾工作负责人培训班,4万余名防汛抗灾责任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培训。
做足准备 精细防范
2月6日,湖南省应急委办公室印发《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须在3月底前完成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工作,重要堤段、工程和部位需预置足量砂石等抢险物料,并落实“以车代仓、以船代仓”方案。同时,要实施“防汛抗旱百千万培训工程”,省、市、县三级在主汛期前完成对防汛抗旱骨干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并针对山洪地灾隐患点、病险水库下游等高风险区域开展全覆盖实战演练。
各地各部门结合具体实际,有的放矢开展汛前准备工作——
足额储备物资。岳阳市将湖区县(市、区)划分成16个作战单元,每个作战单元至少配备2条自卸驳、1条平板驳、1辆吊车、2台挖机、10辆以上运输车辆,并明确砂石入袋、块石装船等要求。郴州市整合各类资金3000万元,为132个乡镇配备抢险救援装备7500余套。永州市每个乡镇(街道)、重点村组(社区)都建有综合物资储备仓库,配备橡皮艇、发电机、救生衣、应急灯等物资器材。湖南省共储备块石240万立方米、砂石料768万立方米、编织布1437万平方米、编织袋3919万条,1050座病险水库均按标准逐一落实挖掘机及抢险物料,易灾村组落实应急发电机组1810台、应急通信设备3433台。
落实应急队伍。常德市落实抢险救援队伍595支6.1万余人,专家库吸纳水利、地灾等领域专家741人。益阳市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防汛专家库”,吸纳具有丰富防汛经验的老干部、老专家及一线技术骨干共400余人。株洲市组建航空消防救援大队,构建株洲城区15分钟、全域45分钟的航空应急救援圈。湖南省落实专业抢险队伍1172支5.79万人、群众性巡险查险队伍11638支34.41万人,共计12810支40.2万人。
预案修订有序。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完成《湖南省防汛应急预案》修订,明确断路、断电、断通信“三断”情况下应对措施等内容。邵阳市完成市县两级防汛应急预案修订。怀化市编制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分类分级管控方案,以乡镇为单位逐个编制防汛作战图、城镇洪水防御作战图。娄底市662个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内的815个村均编制了地灾防御应急预案。截至4月1日,湖南共修订工程调度、抢险救灾、转移避险等各类预案2.8万余项,13个市州、118个县(市、区)、1909个乡镇(街道)完成防汛应急预案的修订。
培训演练有力。怀化市委组织部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应急管理培训班,培训对象涵盖所有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郴州市开展应急能力提升主题培训教育,培训党政干部1.65万人次。截至4月1日,湖南各级组织开展培训2459场次、参训11.9万人,其中培训乡镇(街道)和村组干部7.1万人;开展演练1.5万场次、参演40.8万人,其中以村组为单元的转移避险演练13933场次。
聚焦重点 查漏补缺
《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针对防汛薄弱环节,开展隐患专项排查,并要求4月1日前完成整改或制定应急度汛预案。
一场度汛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在三湘大地拉开帷幕。湖南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行闭环管理,全力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河堤2号段出现管涌征兆,请立即撤离!”4月1日,湘潭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联合铁塔湘潭分公司,在涓水流域建设的湖南首个防汛智慧无人平台实现试连试通,构建起“自动巡查+智能预警”的科技防汛新体系。无人机在识别预设隐患点后,通过搭载的定向扩音器向受威胁区域居民发出撤离指令。演示数据显示,从智能告警触发到完成半径500米范围内人员疏散引导,全程耗时仅4分30秒。湘潭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争取年内在全市重点流域布局3个无人平台,推动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长沙市完成51处内涝点、86个进水地下车库等一批隐患治理。衡阳市对城区3696座检查井、雨水井及185公里排水管网进行疏通,完成53个内涝易发点的整治。冷水江市自筹1000余万元用于县道鹰嘴岩处高风险边坡治理。截至4月初,湖南省排查出水利工程、山洪、地质灾害、城镇渍涝等重大度汛安全隐患1166处,完成整治325处。
水毁工程修复和险工险段除险,是防汛备汛的重中之重。湖南多地紧盯这一重点下功夫、用力气,确保安全度汛。
春节刚过,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大堤修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每天200多名工人和100多台设备投入施工,确保大堤修复及加固应急抢险工程按期保质完成;平江县九峰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也基本完工,启动城区8公里堤防提质改造建设。湘潭市湘潭县安排1200万元用于水毁修复,去年涓水漫堤决口堤段已整治到位。目前,湖南省980处水毁工程修复已基本完工。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作者:黄 雄 张移珍 湘应宣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