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域内河湖交织,水流纵横,但资源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长期并存。解决水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2014年开始,湖南开展全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将“节水的刀刃”转向自己,突出“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为全社会节水树立一个标杆。日前,湖南省水利厅联合红网推出《湖南公共机构节水在行动》系列报道,宣传典型、总结经验,带动全社会形成节水、爱水、护水的氛围,进一步推进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相关新闻:
湖南农大学生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吴石林 长沙报道
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节约用水无疑更加迫在眉睫。
位于长沙东郊的湖南农业大学占地2.27平方公里,在校学生5万余人,校园常住和流动人口6万余人。该校除正常办学外,还承担着医院、农贸市场、拆迁安置门面管理等公共服务职能,是个地方虽小、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小社会”各个环节都有用水需求,零零碎碎的用水小户加起来就是用水大户。如果小户都节约用水,便会组成节水大户;如果小户浪费水资源,便会形成费水大户。因此,节水对于湖南农业大学意义重大。
既是用水大户,也做节水大户,湖南农业大学从细微处着手,既投资建设硬核节水设施,堵住“大动脉”漏水,又潜移默化推广节水理念和习惯,为节约用水作出“农大贡献”。
湖南农业大学技术人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水管查漏。
“第三只眼”全天候监控,让漏水无处遁形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曾经为学校建设配套修建的输水设施由于管道老化、年久失修,现在管道漏损现象每年都有。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单位正常运转的血脉所在。水管破损漏水,其实是在“失血”。及时“止血”,维修水管,对节约和保障用水意义重大。
该校投入970万元,在2009年引进水电远程监控平台,2012年全面完成表计和管线改造,校区安装用水流量计14个,教学区、宿舍区、住宅区安装栋表、区域表91个,完善了用水计量网络图,实现了对全校公共区域水电用户24小时用能的实时、远程监测,能通过短信提示用户每月水电使用情况。
该校后勤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只能等到查水表时才有机会发现是否有漏水现象。等到发现时,可能漏了很久,浪费了很多水资源;发现后不能精准确定水管漏点位置,还会延误维修,给用水造成不便。
现在有了水电远程节能监控平台,水管维修人员便不必像无头苍蝇似的在地面开很多个洞才能找到漏点。这不仅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客观上还能避免对地面设施、植被造成破坏。
平台启用以来,每年发送提醒短信5000余条,帮助发现和处理漏水、待机功耗事件60多起。根据水电监控平台实时数据,学校还能及时统计分析,查找不合理使用和水电流失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实行“节约留用,超支自付”的原则,达到节水、节能目标。
同时,该校投入96万元加强地下管网检测工作,引进专业公司绘制地下管网分布图,根据地下管网图,坚持常态化的漏水检测及抢修工作。
“监控平台+地下管网检测”成为该校及时“止血”节水的王牌组合,成效显著。自2009年水电改革以来,学校每年水管网查漏抢修累计40余次,最小漏点48吨/天,最大漏点达240吨/天,以最小漏点48吨/天计算,每年累计减少水资源浪费超过70万吨。
湖南农业大学水电远程节能监控平台。
“王炸组合”节水成效明显,用水量逐年下降
节水,除了消除不必要的漏水现象,还要科学合理地用水。该校在中水回收、雨水收集上致力于写好另一篇节水文章。
为了最大限度高效利用水资源,该校在部分学生宿舍安装了中水回用装置,中水系统的原水主要来自学生宿舍区部分卫生间、洗漱间内的淋浴、盥洗、洗衣排水等,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洗下层厕所,年节约水3万吨,节水率约50%。
没有最省,只有更省。后来该校再对中水回用装置进行改造,采用“集中收集、集中使用”的节水方案,比“上层收集、下层使用”的节水方案提高节水率10%。
具体节水过程是:各层盥洗间洗漱废水经水池粗滤器→原废水管道→室外沉淀水箱→室外储存水箱→水泵向顶层储存水箱供水→经管道输送到各层→供冲厕使用,最终完成“集中收集、集中使用”。
雨水是笔巨大水资源,收集得好,可以用来干很多事。
为了接好来自天上的水资源,该校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结合水景设计采用隐性蓄水系统模式,塑造利于收集雨水的地形,利用绿地即时蓄积雨水,打造最佳“接水姿势”,减少自来水用量,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可减少暴雨对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
该校逸苑湖、碧荷轩池塘、人工湿地等雨水收集利用工程,运用学校内部湿地、湖泊收集并储存雨水,既能美化校园环境,保持生态稳定,又能提供大量绿化与保洁用水。
此外,该校还在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等公共区域槽式厕所投入使用红外线感应冲厕器,每个冲厕器的节水量达到40%左右;安装新型快开式节水龙头,节水率达到了51.4%。
以上是有形的节水硬件,提高师生节水意识和习惯则是无形软件。该校利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专题讲座、宣传横幅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节水的活动中来 ;在教学、科研、办公场所张贴节水海报,营造氛围。
该校“硬件+软件”的“王炸组合”节水成效明显,自2009年以来,在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用水总人数逐年增多的前提下,全校年用水总量不升反降,从水电改革前2008年的574.8万吨,逐步下降到如今的300多万吨。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吴石林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0/08/26/825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