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造“海绵城市” 常德常住桃花源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曾云 编辑:刘娜 2020-07-15 15:12:3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域内河湖交织,水流纵横,但资源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长期并存。解决水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近年来,从政府层面到社会各界,从企业到个人,湖南掀起了一场“节水观念的革命”,完成了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转变。日前,湖南省水利厅联合红网推出《节水,湖南在行动》系列报道,宣传典型、总结经验,致力让社会节约用水蔚然成风,惜水亲水成为意识习惯,治水、管水兴水、利水,谱写人水和谐的美丽新篇章。

相关链接:

节水优先的湖南实践

拧紧“水龙头” 长沙以最严措施把水耗降下来

打好“生态牌” 株洲城乡共建节水型社会

“省”出一方碧水 湘潭推进绿色发展

再写“洞庭天下水” 岳阳节水成新潮

11常德柳叶湖水利风景区-柳叶湖全景图.marked.jpg

常德柳叶湖水利风景区。

红网时刻记者 杨斌 通讯员 曾云 常德报道

八百里洞庭,现在还有八百里吗?这是萦绕在常德市水利人心中的叩问。就在最近几年,原本丰沛的洞庭水系支流罕见地出现断流。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一个水文环境或面临变迁的强烈信号!

令人欣慰的是,常德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以及建设“桃花源里的城市”的基本保障和核心内容之一。

守土尽责自奋蹄,凝心聚力抓节水。节水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常德统领节水工作,凝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补短板、强监管,在沅澧大地浓墨重彩地书写着节水新篇。

白马湖公园航拍。穿紫河水系实现了水路浚通和水体治理,沿河两岸一系列滨水景观、生态廊道宜人宜居。.marked.jpg

白马湖公园航拍。穿紫河水系实现了水路浚通和水体治理,沿河两岸一系列滨水景观、生态廊道宜人宜居。

抉择:提前8年,传统丰水区布局“水”文章

2019年12月底,《国家节水行动湖南省实施方案》出台,明确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降低30%、33.9%,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可以说,在这个文件出台前,常德“提前布局,抢跑了8年”。2011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有“非常”之举:在湖南这个水资源丰沛的省份,第一个吃螃蟹,作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战略抉择。

为何要选择用“水”做文章?要知道,无论是在官方的水文统计资料中,还是在各种地理读本里,常德属于丰水地区,这是基本常识。其境内水系众多,湖南“四水”有沅、澧两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长江三口自北向南纵贯连通,常年降雨量达1200-1900毫米。

有人说,防汛才是常德最大的水情。节水,似乎和常德“格格不入”。一时间,群众不理解,质疑声不绝于耳。汹涌的舆论中,常德市委、市政府如同站立在时代之轮船上的瞭望者,于风平浪静中,洞悉出潜藏的危险。

彼时,常德市处在飞速发展中,如何应对城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旱季农业用水的增量要求变得日益突出。传统丰水区,也面临着用水捉襟见肘的窘迫。从宏观上看,这是数十年来对水资源粗放管理、过度开发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发展,工业用水不断增加,而防污、治污的能力又有限,导致水体污染不断扩大。

在常德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单位和个别家庭对于举国缺水的大环境视而不见,即便只是举手之劳,还是有不少水龙头“细水长流”;一些景观工程用水不菲;至于自来水输送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更是常见。

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量。那么,如何应对水的变量?常德迈出了坚定的节水步伐——举全市之力打造节水型城市!这一步,常德迈得举重若轻,迈得义无反顾,也迈出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豪气。

穿紫河沿线水生植物、人工浮岛.marked.jpg

穿紫河沿线水生植物、人工浮岛。

制度:“三条红线”,构筑城市节水体系

确立节水目标的常德市,把节水减排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大众参与,法律保障,科技支撑”的节水长效管理机制,坚持践行节水优先,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常德特色的节水之路。

牵牛要牵牛鼻子,常德市各地都把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作为总抓手狠抓落实。

节水管理的“第一刀”,砍向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型用水,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常德编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控制体系》,对全市“十三五”期间用水总量年度指标进行分解,建立了市、县两级指标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严格地下水管理。

如果说对用水总量实施限额是“釜底抽薪”的话,那么倒逼用水户提高用水效率,则顺理成章。节水管理的第二步,是通过实行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规范化管理,对企业及用水大户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全面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企业节水管理。

这并非把改革压力和成本转嫁给企业,“该是政府承担的,政府决不当甩手掌柜”。常德市投资3000多万元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2.5亿元用于渠道清淤疏洗、山平塘清淤扩容改造和规模化节水灌溉等项目,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去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2,完成了省里下达的目标。

在位于武陵区的市级农业示范基地永春堂,负责人介绍,过去采用人工浇灌的形式,每人每天最多可浇灌10亩地,现在全基地采用喷灌自动系统,不仅作业效率提高到每天百亩,用水量也从原来的每月三千多吨,降低到现在的千吨水平。

2017年-2018年,在市水利局牵头主导下,常德创建了一批新的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小区,重点抓好工业节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对火电、造纸、印染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对企业(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和节水诊断,针对用水不平衡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抓大并不放小,常德对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管理,也是“滴水不漏”。2013年,常德市发布《关于城区自来水实行简化水价分类和居民生活用水实施阶梯式水价的通知》,实行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运用经济杠杆约束城区千家万户的“水管子”。

如今,在常德,观念节水、法治节水、科技节水、价格节水,均被列入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内容,已形成一套合理的法规制度和节水体系。

蒙泉水库。.marked.jpg

蒙泉水库。

成绩:昔日臭水沟,如今是市民休闲地

节水举措之下,成效凸显。

“首先,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常德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唐西新说。

据常德市水利局统计数据,2018年,常德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拥有人口(含暂住人口)94.09万人;2017、2018年,用水总量(包含公共供水和自备水)为12111.46万m³、10972.16万m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0.63%、10.05,日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28.88升/(人·日)、121.94升/(人·日),城市居民抄表到户率为100%。

用水总量的有效控制,意味着用水效率大辐提高。2017、2018年,常德市中心城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7.82m³/万元、6.48m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79m³/万元、4.56m³/万元,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降低趋势;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42.2%、43.3%,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10.3%、12.05%……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在过去的用水大户——常德芙蓉大亚化纤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覃勇道出了前后用水量的天壤之别:原来每月生产用水八九千吨,现在降为五千吨左右,明年的目标是降到四千吨。

用水总量的减少,为企业省下了真金白银,对终端废水减排而言也是立竿见影,水功能区纳污负担渐轻。2017、2018年,市中心城区规模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都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都达99.75%;城市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都达39.14%;江河水系水环境质量达标率都达100%,沅水、澧水干流常德段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唐西新说,常德市先后建成8座县级污水处理厂。在城区,继江北污水处理厂之后,先后建设了江南污水处理厂、德山污水处理厂、沾天湖生态污水处理厂。“目前,皇木关污水处理厂已在建设之中,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5.5万吨;工业企业自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污水处理管控中心,实行远程监控,污水处理正迈向‘干网全覆盖,水源得保护,河湖不纳污’的总目标。”

常德北控碧海水务有限公司是常德引进的一家国内领先污水处理企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文举说,这里几乎处理了整个城区一半的污水,近年来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投入四千多万元用于技术、设备升级,处理后的合格水体全部供应穿紫河的景观用水,避免了沅江调水,保障了沅江常德段水位的安全。

早在2004年,常德就与德国汉诺威水协合作,运用“一河一策”的整治方案,以生态水景为核心,先后实施了内河水系雨污分流、截污清淤、防洪排渍排涝、生态环境治理、沿江景观建设、滨水交通及慢行系统、城市供水一体化等八大河网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实现了河道水流畅通、水质达标、水景优美的目标。

尤其是在2015年,常德成为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后,城市规划项目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所有在建工程全面应用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收集等海绵技术。

常德市城区内河穿紫河上游游船码头传统雨水泵站改造工程,是常德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个范例工程。该工程应用了先进的治水理念,最大限度地把雨水、污水分开,加强人工生态湿地和驳岸风光带建设,发挥其“渗、滞、蓄、净、用、排”作用,处理初期雨水,减少内河入污量,净化内河水质,充分利用自然雨水补充内河水量。治理后的穿紫河水系,实现了水路浚通和水体治理,并在两岸打造了一系列滨水景观、生态廊道、旅游休闲等,充分展示了内河码头文化和商业文明。昔日的臭水沟穿紫河,已成为市民休闲胜地,黑臭水体治理卓有成效。

常德德山山有德,武陵沅澧水长流。如今,节水文化在常德市民中得以普及,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寄语常德节水城,明年春色倍还人!

【延伸阅读·范本】

加快实施河湖连通工程

打造活水,让水流起来。常德加快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编制完成《沅澧河湖连通规划》《安乡河湖水网连通规划》《汉寿县河湖连通规划》《澧县河湖水网连通规划》等,实施了市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澧县河湖水网连通工程建设,努力恢复河流基本功能,构建了水清岸绿的生态活水网。

全面开展节水创建活动

近年来,常德市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全面开展节水创建活动,抓好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创建。

到目前为止,常德市已创建节水型单位50个、节水型企业35个、节水型社区11个、节水型小区36个、节水型家庭50个,共182个单元载体,其中,国家级的节水示范酒店1个、示范酒业2个,常德市节水示范单位、企业、小区共50个。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曾云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0/07/14/76178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