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庭之心”大通湖:从水下荒漠到水下森林的蜕变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黄勇 编辑:刘娜 2019-11-20 13:15:29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IMG1171.jpg

大通湖一隅。

红网时刻记者 李璐 通讯员 黄勇 益阳报道

大通湖,位于湖南益阳南县东南部,接沅江市界,湖泊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因边缘轮廓酷似心型,素有“洞庭之心”的美誉。此地还生产全国十大名蟹之一:青背白腹,金爪黄毛的大通湖大闸蟹。

10月9日,记者乘坐快艇来到大通湖中心,微风拂面,远处的水鸟成群觅食,湖水清澈见底,水草招摇,颇有诗经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美感。大通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国文说,“这就是我们的‘水下森林’”。不远处的渔船正在向湖中播撒一种水生植物的繁殖体——菹草芽,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站副研究员王力功表示,这种水草能有效固着底泥,作为螺类等生物的食物,成为重建大通湖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

然而眼前这片“水下森林”,几年前堪称是“水下荒漠”。

WechatIMG1173.jpg

上图是大通湖原生态的湖水,下图为水草净化后的湖水,堪称迷你版“水下荒漠”与“水下森林”的对比。

大湖之殇 污染之困

如此碧波荡漾的大通湖,其实2019年才从“水十条”国家考核中退出劣V类水质断面——也就是地表水环境最差的那一类。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过度投肥投饵,过度捕捞,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原因,大通湖水质越变越差,总氮指标超标,水体轻度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低,水生态功能脆弱,使其成为湖南水生态环境考核中的“后进生”。

胡国文坦承,2015、2016年,大通湖在国家地表水水质断面考核时,结果为劣Ⅴ类,被生态环境部专题督导、省政府专题约谈。

湖水浑浊,甚至发出腥臭味,鱼虾难觅,水鸟也渐渐不再飞来。

大通湖病了。

WechatIMG1176.jpg

大通湖名产品:大闸蟹。

把脉问诊 寻找病因

找出病灶才能精准施策。

201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求,大通湖的治理要重在退养、疏浚、活水三个方面。

据专家测算,大通湖养殖容量为渔产品6000吨/年,但2010-2015年年均产鱼1.3万吨左右,超过大湖养殖容量2倍以上,导致湖底“荒漠化”。

“特别是养殖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长期投放鱼肥和未发酵有机肥,造成氮磷元素积存在底泥中难以降解。高密度养殖高强度投饵投肥导致湖体生态损害。”王力功说。

螺蛳、河蚌等底栖动物被誉为“水体生物净化器”。有的企业大肆捕捞螺蚌等底栖动物谋利,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水质净化。

此外还有围栏精养、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交换不畅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大通湖不堪重负,生态损害十分严重。

造成大通湖“患病”的原因找到了,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WechatIMG1174.jpg

研究人员对水草种子样本进行处理。

科研力量 治标更治本

2017年12月,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被聘为技术支撑单位,指导大通湖区的生态修复。有着“水草教授”之称的武汉大学教授于丹,带着王力功,和其他几个博士、硕士组成的精英团队,开始为大通湖研究“专属药方”。

走进研究站,一定会被院子里大大小小的大塑料桶吸引。这些直径约一米的塑料桶,里面装的是大通湖的水和泥,但每个桶里面养的是不同种类的水草。

“大通湖有十几种不同的水草植物,如轮叶黑藻、苦草等,在这一系列控制实验中,我们会比较不同种类水草的净化效率,根据实验结果,给湖体进行个性化生态修复的方案设计。”王力功还提到了一个专有名词,磷的循环。

在大通湖,由于以前投肥养鱼的缘故,大量的磷沉在底泥里。“我们通过种养水生植物,植物会将底泥里的磷作为生长的养分,然后,水生植物又能成为各种鱼虾、螺类的食物,这就能达到重建水下生物链的目标,并且将磷也纳入到生态循环中,从根本上解决其含量过高的问题。”

从2018年起,王力功和他的团队一共“种”下各类水草337万公斤。经检测,2018年底大通湖底泥中总磷的平均含量较2017年下降了39.2%。

精准施策 生态转型

近年来,大通湖着重从截污、垃圾治理、大型养殖退出、清淤清废、禁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七个方面推进综合治理。

尤其在生态修复的大道上,大通湖走的路子有点特别。

苗木经济可能令人习以为常,但你听说过水草经济吗?2018年起,大通湖区沙堡镇就在退养的3000多亩鱼塘里,发展起了水草种植产业。村民们像插秧一样将水草种进池塘,随后向池塘引水,待水草长成便可收获。

水草种植户胡云华指着手中的这捆苦草喜笑颜开,“以前我养鱼,每亩大概收益两千元,现在种这个水草,三四个月的毛利可以达到一两万。”

随着近年来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生态修复、水生景观等需求加大,然而全国尚未有一个综合性的水草种质资源核心基地。大通湖区看准了这个机遇,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有了打造水草经济的新平台,全国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基地和水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的想法。

在大通湖另一边的南县青树嘴镇,家住白鹤塘村14组的村民王成效,有鱼塘五六十亩,多年来一直以养鱼为生,近年开始养小龙虾。“龙虾对水质要求高一些,但比养鱼效益好,每亩龙虾能卖到2500元左右。”

像王成效这样的渔民不在少数。南县副县长练世宏表示,近年来,南县关停退养畜禽养殖744户,拆除栏舍28万平方米,全县完成3642亩珍珠养殖面积的退养,并开启了恢复南洲国家湿地公园和舵杆洲湿地公园湿地功能的工作。晴天时大通湖边,可以感受到“荷花满湖、绿扇清波”之景。

治病讲究标本兼治,治湖同样如此。

生态修复 初见成效

2019年1-9月,大通湖水质总体评价为V类,总磷平均值0.13mg/L,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其中5月份水质为Ⅳ类,其他月份水质均为V类。

水质变优,生物多样性逐渐显现。

水生植被全面修复,大通湖由曾经的“水下荒漠”变成了当前的“水下森林”,轮叶黑藻、苦草、穗花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已达17种之多;螺蚌等软体动物贮量,由2016年的4万余吨,增至目前的近8万吨;蛇鮈、鳑鲏、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种群增加,钳形无齿蚌、背瘤丽蚌和鳖等原已消失物种重现。

湿地修复,意味着候鸟会回归。2018年,大通湖冬季回归候鸟2万余只,包括骨顶鸡、小天鹅、鸳鸯等17种鸟类,2019年7月,专家对大通湖夏季系列鸟类进行了15个定位调查,共记录鸟类34种,包括水鸟14种,林鸟20种,其中灰翅浮鸥种群数量近3万只。

随着生态修复的不断推进,湖体营养状态得到改善。绝大部分时段,湖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改变了以往长期保持“轻度富营养化”的状况。大通湖水体透明度明显提升,绝大部分区域,在大多数时间湖水都可清澈见底(除个别大风大浪极端恶劣天气外),大湖再也闻不到过去的鱼腥臭味,空气保持洁净清新。

“洞庭之心”大通湖,正在逐渐努力回到过去水草鲜美、鸟飞鱼跃的动人模样。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黄勇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9/11/25/62576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