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无处不在,且在社会各领域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关键力量。甚至可以说,领导干部文化素养的高低,正深刻反映着一个社会治理水平的程度。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高低同样重要,这也直接影响着一项事业的最终成败。
一些地方开始意识到,如何提升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因地制宜地培育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显得日益重要。因为任何措施也罢,任何法律也好,这些都只是硬性的规约,尽管不可或缺,但不能像文化熏陶的价值更为深远。这便是文化之力的关键性价值所在。
当前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尤其如此。芷江“治水兴县”,从“水生态”上重点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措施,如在城镇规划突出“水资源特色”,农业发展突出“水质保护”,工业发展突出“节约用水”,文化旅游突出“水文化传承”……这些“突出”的重心,无疑落在文化层面。
稍稍梳理,我们便可以发现:芷江将特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紧密融合,以此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与品位。当地和平湖水利风景区、中国人民抗日受降纪念馆、杨溪云树国际和平村、龙津风雨桥、万和鼓楼等自然人文景观,都通过水文化这条线串联,共同演绎芷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浓郁的水文化令人眼前一亮。
水生态文明建设,该如何发挥文化之力?芷江的实践,为此找到了鲜明的时代注脚。除了将这些自然人文资源融入“水”中,化为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芷江的实践还告诉我们:要奏响这盛世治水的乐章,必须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此为根本前提,再通过切实有效的举措,充分发挥当地的文化资源,建立特色鲜明的水文化体系。
当然,不同地方的文化,都有不同的特色。芷江“侗族文化”十分浓郁,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的一部分,更是不可淡化的人文印迹。譬如“风雨桥”,这是“侗族文化中特有的符号”,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水文明。自然而然,要想在芷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此着手,从文化认同入手,重构文化体系。保护修建“风雨桥”于芷江而言,这无疑显得十分重要。
从这一意义上,我十分理解当地重视“风雨桥”的保护与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挖掘,而且当地以切实措施,开放创新的思维,来扩展放大“风雨桥”的文化内涵,这更令人欣赏。可以想见,当地“将龙津风雨桥改建为水生态、水文化博物馆或展示馆、科普馆”,这远非是从侗族文化与水文化完美结合的前提下,对“龙津风雨桥”定位的全面提升,我们还可以更深层理解为:文化是有历史之根,而这文化的历史之根需要要传承与发扬中,发挥更大的现实价值。这实质上就是在从文化意义上“做足水文章”。
无论如何,“湖清河畅、水净景美、和平名城、生态侗乡”,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已经生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句话,因为有了文化的助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才会变得更“理所当然”。 (文/李玥)
来源:红网
作者:李玥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8/12/06/403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