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润株洲:发展“质量”更高 城市“气质”更佳

来源:红网 作者:陈进 编辑:刘娜 2018-11-21 15:52:02
时刻新闻
—分享—

水和工业都是株洲这座城市的基因,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控制水污染,打造水景观,不仅使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市民满意度大幅提高,而且发展了现代服务业,引进了新兴产业,很好地实现了现代工业文明与生态宜居两者间的平衡。

株洲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两个方面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通过关停“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转移具有优势的传统工业进入工业园区,治理了水土污染、节约了水土资源。同时,将腾退出的主城区土地资源用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后劲,清理的是“脏”的GDP,引进的是“持久发展”的环境。

二是湘江的综合治理。湘江是株洲的根脉和灵魂,湘江好,株洲才能好。一系列治理和专项行动,如沿湘江1公里范围内养殖场全部退出,取缔非法采砂和码头,工业区搬迁改造、重金属污染治理、氮氧化物减排,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率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使湘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湘江两岸景观化、生态化,促进了湘江及附近水系动起来、活起来,使株洲成为一座新城、亮城,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成功的案例,其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虽然株洲在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成绩是过去的,未来仍然有改善和发展空间。

首先应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基于株洲市空间地形、水系脉络、生态单元及城市发展,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株洲市“两型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进一步完善“‘搬、改、治、减、提’五字经”、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及“控源、净土、复绿、洁净、整治、防洪、清障”河流治理,探索出我国“老工业基地向水生态文明城市转型升级”的株洲特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打造出“水清岸绿”“山、水、湖、河、城相融合”的生态株洲。

二是进一步提高废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升城区湖泊及湿地等水域水质标准,提高再生水利用率,还要考虑引进和维护好野生生物栖息地和水环境,体现真正的水生态系统。

三是利用目前开展的“河长制”“湖长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引向纵深,使之常态化。

四是挖掘水文化元素,将水环境、水景观与水文化结合,提升全社会参与建设新株洲的积极性,将株洲建设成为高度发展、环境优雅的幸福之城。

(作者系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陈进)

来源:红网

作者:陈进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8/11/20/8063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