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湖为脉,打通美好生活的“郴州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顾翌 编辑:严欢 实习生 朱婷劼 2018-01-18 14:49:10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明,因水而生,伴水而荣。

  郴州这座得天独厚的城市,自古便受到河湖的眷顾。这一片被山水滋养的土地,在粼粼波光中繁衍生息、哺育文明。于是,城市逐渐兴起,工商日益繁盛。

  可见,水是文明与发展之命脉。

  当工业与商贸带来了富庶的现代化发展,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便成了郴州人的向往。美好的生活,除了经济的充裕,更有环境的舒适与精神的丰富。而对这一切的满足,与一座城市的发展理念息息相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建设好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生态,正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关键。于郴州而言,走绿色发展之路,便是打通美好生活的“郴州模式”。

  当清水河风扫去一整日的疲惫,漫步西河岸边的郴州人,正体会着将生命融入自然的亲近之感。而这样惬意的美好生活背后,是郴州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苦用心。

  加强治理,西河再现生态风光。

  2014年,郴州市加强辖区内西河综合治理,对当冲河段、易崩岸线段和主要支流汇入口进行生态护岸,保护保留原生态自然河岸,对于岸坡稳定、植被稀疏的河段加以河岸植被修复,建砌石河岸生态修复。除此之外,郴州还结合风光带建设进行水域、湿地和缓冲带建设。改造现有水利设施,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障,确保河势稳定,水流畅通。

  由桂阳、北湖、苏仙、永兴4县市区分段同步实施的水生态风格带,目前已完成河道岸线、沿河绿化带线、城际绿道线和旅游道路线“四线”建设,以及生态公园建设8处和沿途驿站。

  在郴州人对水生态的追求下,110千米长的西河全线贯通,成为郴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城乡统筹示范带和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示范带。

  一水护城,美丽乡村抒写旅游篇章。

  民生、生态、致富,一条风光带的形成,带动的是沿线的城乡统筹、庄园经济、旅游产业、特色农业;更是郴州这座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的美誉。

  流经永兴境内的西河,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加了一抹别样的美景。从堡口游憩公园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小农水、中小河流治理、“一事一议”奖补、国土整理、通村公路建设、改水改厕、危房改造等项目;到湘阴渡镇农业产业化,永兴县所打造的三个庄园均是集有机蔬菜种植、鱼塘养殖、果蔬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农业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庄园。随着生态农业庄园的新建,穿流而过的西河带来了如织的游人,周边村镇的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在流淌的西河中,越发兴旺。

  西河水生态风光带,正在把短期假日休闲旅游目的地变成现实。观光旅游、经济发展,需要以畅通的交通为基底。自2014年7月25日开工以来,桂阳县西河(水生态风光带)综合治理工程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长达19.2千米的旅游道路和长达20.4千米的绿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以旅游道路和绿道工程为基地的水生态风光带,连通了城区与郊区的绿色生态系统。生态与自然,正在融入郴州这座城市的肌理。

  除此之外,水景观建设是彰显乡村灵性的必然需要,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西河水景观建设以田野风光、乡村村落为依托,以河道为载体,按照水清、

  岸绿、流畅、景美的要求,将打造了一批“可近、可观、可游”的亲水平台。

  河湖为脉,打通美好生活的“郴州模式”。

  “水月北湖”美景重现,水景观搭建更显乡村灵性。西河生态风格带的建成,将水与安全、水与生态、水与文化、水与艺术、水与经济、水与环境有机结合与融合,一座城市的底色,在水生态的波光荡漾中,显出美好生活的光影。

  西河水生态风光带的建成,还形成了与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空间格局,同时加速了郴桂永三城的生态融城,成为郴州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如今的西河,已经真正是“自然而然会把生命融入河流,除了有亲切感,还会有一种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感交织着。”

  这一项长27公里,总投资3.5亿元的西河综合治理工程,不仅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而且打造了山、林、水交相辉映的水景观。蜿蜒的水生态风光带,打通了美好生活的“郴州模式”。

  潺潺西河,蜿蜒流淌,一线风光,一路民生。

  文/顾翌

来源:红网

作者:顾翌

编辑:严欢 实习生 朱婷劼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2018/01/18/7270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