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今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第41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也在三湘四水铺展。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派出四路20名全媒体记者,分赴湖南常德市、安仁县、长沙县和湖北黄石市开展调研采访。8月3日起,红网、时刻新闻“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现代传播矩阵平台同步推出大型主题融合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常德报道
观音乐喷泉,听本土戏剧,看“仙女翩翩”,体验德国风情……在常德,盛夏的夜晚,沿穿紫河乘船而上,移步易景,别有一番味道。
常德是一座水的城市,人们依水而居,城市依水而建,它北枕长江,南依雪峰,东抱洞庭,西倚武陵,建成区江、河、渠纵横交错,湖、塘、池星罗棋布。
2015年3月,常德正式入选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这对常德来说,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今年7月25日,常德市委书记、市长周德睿介绍说,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探索实践,强力推动,在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上做足文章,打造清水工程、排水工程、蓄水工程、活水工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绿色发展、打造绿色生活。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市会呼吸
高低不平的草地,错落有致的水塘,走进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走进了一个小海绵体。绿地下藏着过滤蓄水池,停车场采用草皮砖帮助雨水渗透。
“所有新建项目都必须进行‘海绵’设计,在项目设计环节、验收环节等都将对海绵建设进行专项评估验收。”常德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副局长、市海绵办常务副主任辛长明告诉记者,常德市将海绵城市建设各要素纳入“两证一书”中,从制度上导入和管控海绵城市建设,保证了试点区内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理念和技术标准的落实。
“海绵”不仅铺向新建的学校、公园、居民小区等,还铺上了办公楼、教学楼、居民楼的楼顶。在柳叶湖管委会的楼顶,小型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一个小型公园,一派生机盎然。常德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德丽思介绍,“海绵”屋顶可以有效截留屋面雨水,减少管网压力,还能降温除尘。
在天源星城小区里,水池、喷泉、小溪,成为小区一道风景线。居民王学云告诉记者,当初决定买这里的房子,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绿化做得好,“水池收集的雨水不仅可以充当景观用水,还可以浇种花木。”
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海绵”理念在常德随处可见。目前,常德海绵城市建设已由市中心向县市区城区及乡镇延伸,2016年津市市获批湖南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已出台相关细则,从项目立项、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建设、运营管理到资金使用等各个环节明确“海绵”具体要求。同时计划投资1000万元启动慢行系统工程建设,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周德睿介绍,常德市委市政府在9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里,规划出了36平方公里作为示范区,推动了148项工程开展,投资达到80亿。2016年底,常德市各县市区政府均编制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确保2020年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的80%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清”水“活”水 让城市更灵动
如果说一栋建筑是一个小海绵体,那么穿紫河水系,就是一个大海绵体。
大小河街、德国风情街、酒吧美食街、爱情伊甸园……如今的穿紫河上,风光无限。
而这条穿越主城区的河流,曾一度成为困扰当地市民的“心头之患”。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进程加快, 河道变窄变浅,穿紫河被分割成多段水体。船码头机埠是穿紫河西端的一个雨水排水机埠,由于雨水和污水混接,经过简单的沉淀就排入穿紫河,一度成为整个穿紫河的主要水质污染源。
“我们通过对雨水口、泵站的改造,实现对非降雨期污水和初期雨水的调蓄处理。”在船码头机埠,柳叶湖管委会副主任、市海绵办副主任陈红文介绍,在没有下雨时,来自污水干渠的污水通过污水泵站进入污水处理厂,小雨时混流雨污水通过雨水泵站排入蓄水型生态滤池进行净化,大雨时则通过雨水泵站排入水体。
“通过生态滤池净化后的水清澈见底,和进水完全是两个颜色。”负责船码头机埠改造的陈红文很是兴奋,他介绍,经过改造后的船码头,出水达到四类水质标准,溢流进入穿紫河的污水负荷(COD含量)减少80%。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考虑市民实际需求,将沉淀池封闭,防止臭气外泄,解决了曾让市民意见很大的臭气问题,并在封闭式沉淀池上规划停车位,为市民提供便利。
船码头泵站改造完成后,原来的臭水塘变成了水处理公园。如今,在船码头机埠行走,再也没有过去臭气熏天的场景了,只有茂密的芦苇,青青的水草。当夜幕降临,这里又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孩童在这里嬉戏,老人在此悠闲散步……
随着清淤工程启动,清除底泥污染,恢复河道断面,对沿岸110个雨水口进行截流、封堵,疏通河道、增加调蓄容积,修建了1100多公里的地下管网,穿紫河不仅恢复了自洁功能,还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与无数“小海绵”连通,消纳着城区的超量雨水。
做好“清水”文章后,常德市又实施江河湖连通生态修复,将城市水系连通,并引沅江水进入城北城区水系补水,真正让水“活”起来。连通后的穿紫河、柳叶湖,还开通了水上巴士旅游路线,中断近40年的穿紫河再次通航,运营7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00万元。
传承水文化 打造靓丽城市名片
李肖美是老常德人,在常德小西门生活了六十多年,用他的话说,以前和现在是天壤之别。他说的“以前”,就是在常德护城河改造之前。
护城河汇流面积均为老城区,多年来一直被作为老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受纳水体,河水水质逐步变差,大部分河道改为盖板河,两岸筑以石壁,底部铺设水泥板,成为了一条排污渠。
“老西门棚改,我们特别注重建设施工与方便老百姓生活统筹考虑。”天源住房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昌彬介绍,一方面适当增加商铺面积,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另一方面,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典型水乡的城市特色塑造相结合,重新修复窨子屋,标示护城河,刻画老城城区范围,重新恢复河街小巷,抗战碉堡等建设形态,以旅游线路的方式,呈现常德独特印象和特征,形成了一条有历史记忆的河道。
老西门改造后,建成了光明巷和新村两个社区,既恢复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又保留了原有的街巷记忆与历史痕迹,规划并保留市民活动中心,提供便利的公共配套设施等,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
一年前,张荣华老人搬到老西门,没有不习惯反而喜欢上这个地方。每到下午,张荣华就和社区其他老人一起,到市民活动中心坐坐,“这里环境好,赏心悦目看着心情都好。”
同样,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老常德城沅江边的麻阳街、大河街、小河街“搬”回到了穿紫河岸, 被称为常德“清明上河图”的河街又“活”过来了。承载着许多老一辈常德人记忆的河街,在抗战时期被摧毁大半,后又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防洪大堤而消失于人们视野。现在的河街,游人如织,老常德的内河码头文化也得以传承。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立足“水城”的文化与生态特色,着力提升内河水质、美化河岸景观,不仅提升了城市质量,同时还挖掘水文化底蕴,开发水旅游资源。数据显示,2016年,常德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048万人次,同比增长25.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25.7%。“水城”常德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全城皆景、处处见景的“全域旅游”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张珍
编辑:闵美颖 实习编辑 袁千惠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