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水利局:做活水文章 答好发展卷

来源:星沙时报 作者:杨源 编辑:刘秋平 2025-02-14 09:10:34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杨源

浏水蜿蜒,山川相依,碧波荡漾......在星沙,一条河流成就一处风景,一方水土润泽一方民生。穿梭而行的河流以水为墨,以地为纸,绘就一幅幅水润星沙的壮美画卷。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长沙县水利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以实现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治水能力提升为目标,全面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兴修水利项目守护河湖保安澜

人勤春来早,项目建设忙。眼下的长沙县,部分水利设施项目正抢抓良好时机,掀起建设热潮,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打下基础。

2024年,长沙县水利局通过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国债、专项债等多渠道落实项目资金,共铺排水利建设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12.93亿元。同时,完成了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长沙县洞庭湖区重点排涝能力建设项目治理工程、乌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等17个国债资金项目工程建设,为全县河湖安澜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沙县水系发达,浏阳河、捞刀河两大河流穿境而过,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50条,总长度超过610公里,万亩垸5个、千亩垸15个,规划一线防洪堤防长度99.35公里,其中城市堤防66.6公里,农村堤防长32.75公里。随着长沙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堤防建设面临压力。

对此,长沙县制定了《城乡堤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到2026年实现全县城乡堤防全面达标,形成封闭的城市防洪圈,基本建成浏阳河、捞刀河两大流域的防洪减灾体系,有效提升全县防洪安全保障能力。2024年启动实施捞刀河水塘垸(一标段)、回龙垸(二期)、三合垸、谭坊垸、白塔垸、白沙河下梅塘垸、浏阳河敢胜垸(湘府路-先锋撇洪渠)7个堤防达标项目,共计约20公里堤防达标建设,2025年主汛期前将全面完成。

一座座水库揽山拥水,一条条水渠纵横延展,勾勒出星沙大地山水交融的美好图景。布局合理、丰枯调剂、多源共济、循环通畅、蓄泄兼备的大水网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为全县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建设幸福河湖碧波荡漾星沙城

俯瞰捞刀河,一湾清水,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漫步浏阳河畔,苍翠拥抱碧波,翱翔的白鹭、翩飞的候鸟为这本就诗意的湖光山色增添了更多灵性……如今,随着河湖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幸福河湖正成为长沙县的新“名片”。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一张地标名片,松雅湖湿地公园总面积36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74.4公顷,湿地率高达74.4%,水岸线长度12.36公里,是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综合性湿地公园,集防洪调蓄、城市安全饮水、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布局以及提升城市生活品位于一体。

自松雅湖建成后,面临管护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湖泊系统治理措施不够精准、助力经济民生不够充分等诸多问题。对此,长沙县印发《长沙县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依托湖长制,持续解决松雅湖面临的问题,不断改善和提升松雅湖水生态环境。

从湖水恢复清澈到工业废水的重生,长沙县在污水处理及水污染防治上走出了自己的经验之道。其中,位于安沙镇的毛塘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便是代表之一。该污水处理厂位于安沙镇水塘垸社区,占地面积约33亩。该项目采用EPC建设模式,出水水质执行《湖南省城镇污水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T1546-2018)中一级标准,为目前省内最高出水标准。

“项目配套建设1.2万吨/日的中水回用设施,利用中水回用盘活水资源,取一定量中水作为园林绿化、道路清洁用水,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循环利用。”长沙县毛塘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污水处理厂主动融入“绿色、人文、环保、生态”理念,根据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工艺要求合理布局,巧妙地将项目建设和周边环境风貌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着力将其打造成集景点、景观、景色于一体的特色污水处理体系。

这些年,长沙县始终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深入抓好河湖长制工作,深化捞刀河、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形成河湖治理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县内主要河湖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河湖系统治理和数智治水工作分别获水利部、省河长办推介,两项幸福河湖建设案例获评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创新案例,河湖长制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奖励。

注重改革创新写好发展“水文章”

今年初,2024年度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公布,“长沙县创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化智能灌区”成功入选,也是改革攻坚行动方面全省唯一入选的县区。

长沙县坚持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整县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将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纳入十大攻坚改革事项重点推进,按照“财力政府能承受,力度群众可接受”原则,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实施。

在高位推进下,农业水权分配登记和收储交易、农业水价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管理办法出台,长沙县开始建立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水价形成机制,大幅提升农业用水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长沙县水利局注重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强化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一系列创新之举打开工作新局面,以改革攻坚赋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底,在长沙县水利局的指导下,长沙县回龙灌区所属管理单位黄花镇人民政府与湖南长大集团长沙黄花供水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完成了50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权交易,回龙灌区获得交易资金20万元,将用于灌区内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

本次水权交易为湖南省首单灌区农业用水交易至城镇生活用水,标志着长沙县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方式,促进县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灌区良性运维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长沙县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响应水利部、省水利厅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灌区投融资改革、水资源价值转化研究等工作部署,依托桐仁桥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经验,率先启动相关试点工作。2024年4月以来,长沙县先后获批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县。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新的一年,长沙县水利局将全面统筹水安全、水工程、水资源、水生态,重建设,强监管,持续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全力擘画现代水网,为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夯实水利支撑。

来源:星沙时报

作者:杨源

编辑:刘秋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