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3日讯(通讯员 秦帅彬)在过去的一年里,河长制工作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绥宁县作为其中的一员,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年度 “答卷”。这份答卷里,有着绥宁县对河长制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有着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成果展现。
绥宁一隅。唐芳艳/摄
夯实责任,让河长制落地生根
绥宁县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共有361名河长、874名保洁员、171名河道警长等共同参与,实现了河流、水库全覆盖。这庞大的队伍,是绥宁县守护河湖的坚实力量。而且,绥宁县还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这一举措,无疑让各级河长的责任更加明确,也让他们在巡河、护河的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通过巡河,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诸多问题,如河道垃圾倾倒、非法采砂、污水直排等,这些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小事,恰恰是守护河湖健康的关键。
突出重点,河湖治理成效显著
在控污染源头方面,绥宁县深入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对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进行水环境全面排查,还全面启动排污口治理,从根源上为河湖 “减负”。抓问题整改也是绥宁县河长制工作的一大亮点,针对上级交办的问题,严格整改并按时完成销号,“清四乱” 专项整治行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部卫星图斑推送的问题全部完成核查与整改销号,省级微信图斑推送的涉河问题也按要求如期整改销号。在创美丽河库方面,绥宁县积极打造示范工程,虾子溪河佘家村段的 “水美湘村” 建设,以及巫水河县城段、花园阁段被评为 “美丽河湖”“幸福河湖”,这些都是绥宁县在河湖治理上的生动实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河长制带来的实惠。编管护规划同样重要,绥宁县完成了12条河流的河湖健康评价,推进水普外河道划界工作,为合理开发河道砂石资源,还依法出让了县内部分河道采砂开采权,这些举措都为绥宁县河湖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升级,管护能力再上台阶
推进管护科技化,绥宁县积极打造 “智慧河湖 + 渔政” 高位监控平台,整合执法队伍力量,开展无人机巡河,还与自然资源部门的 “铁塔哨兵” 监控系统相融合,实现了县域内大部分水域的实时监控。这种 “人防与技防” 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河库管护能力,让涉水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在推进管护法治化方面,县检察院启动 “河长 + 检察长”“河长 + 警长” 协作和保护机制,多部门联合开展禁捕退捕联合整治等专项行动,打击了诸多破坏水环境和非法采砂的违法行为。而推进管护全民化,绥宁县更是不遗余力,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如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等,以及河长制 “六进” 宣教活动,让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营造了全民参与河湖保护的浓厚氛围。
回顾2024年,绥宁县在河长制工作上的努力与成果有目共睹。但绥宁县也清醒地认识到,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在未来的工作中,绥宁县将持续加强河长制工作落实,强化流域区域统筹协调,加大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提升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河湖保护宣传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相信在绥宁县的不懈努力下,其河湖必将更加清澈,生态环境必将更加优美,为建设美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环境持续发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更多的绥宁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峙坚 秦帅彬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946/57/1470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