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利硬支撑破旱局|岳阳楼区:“设施升级 + 应急提水”双线筑牢安全屏障

来源: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龚艳 袁梓杰 戚壮波 编辑:刘桢丞 2025-09-08 15:38:40
时刻新闻
—分享—

mmexport1757315895162-01.jpeg

“下游田里水不够了,马上放水灌溉。”9月7日中午1点,枯樟水库巡查员接到农户用水诉求后,第一时间下田核查,随即打开水库涵管放水。

mmexport1757315865818_edit_530974168310052.jpg

今年以来,岳阳楼区降雨持续“缩水”,1-7月累计降雨量8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8月降雨量更偏少67%,高温少雨叠加下,旱情迅速蔓延至全域。面对严峻形势,我区以“抗大旱、抗长旱、抗重旱、抗极端干旱”为导向,坚持贯彻“先生活、后生产,先活水、后固水,先低处、后高处,先客水、后本水”的原则,通过“水利设施升级 + 应急提水”双线发力,为群众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筑起“安全屏障”。

mmexport1757315854938-01.jpeg

位于康王乡白湖新村的枯樟水库,是当地防洪减灾的重要水利设施。因建设年代久远,此前因坝体渗漏、裂缝等隐患影响蓄水能力。今年以来,岳阳楼区水利局推进基础水利设施提质行动,启动1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并如期完成蓄水验收,让昔日“带病”水库变身“蓄水能手”。6月底,枯樟水库经过坝体加固、放水涵管等设施修复及标准化建设后,防洪、灌溉功能全面提升。“我们跟着作物需水节奏精准放水,下游465亩稻田从没断过水,集镇和村民的生活用水也有了保障。”枯樟水库巡查员刘志新介绍,现在水库实行专人巡坝、测水位,还和水利部门随时对接,一旦出现旱情预警,第一时间调整蓄水计划,切实让水库发挥保灌溉、保民生、保安全的大作用。

此外,应急提水措施也是缓解当下旱情的“及时雨”。始建于1968年的南津港电力提灌泵站,现有灌溉面积1.4万亩,主要服务康王乡、郭镇乡的6个社区(村)。2023年,岳阳楼区启动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项目,计划对该泵站进行改造,并新建、改造涵闸 4 座等,预计今年11月底竣工。因泵站尚未完成建设,此前一直处于停用状态。眼下,考虑到涉及片区3000多亩耕地、2000多亩山林受旱严重,200多户1000余名群众出现饮水困难,岳阳楼区水利局启动紧急应急响应,联合康王乡水利事务中心临时启用南津港电力提灌泵站,检修2台55千瓦水泵、清淤进水前池,并恢复1台315千伏安变压器,全力保障泵站正常运行。12天里,泵站累计提水15万余立方米,显著缓解了旱情压力。岳阳楼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骆春苗表示,泵站全部改造完工后,将重点强化新泵站联动调度,让供水、灌溉更及时高效;同时,盯紧旱情监测,定期检修维护设施,坚决打赢抗旱保收攻坚战。

6月以来,岳阳楼区以“资金+设备+人力”三位一体防旱保灌体系为核心,推动全区防旱工作从“应急应对”向“系统保障” 升级,筹措资金精准投向设施抢修、水源建设等关键环节,抢修抗旱设施19台,建设应急水源1处,打井3处,架泵提水33处引水50万方,筑坝拦水2处……有效保障了1.2万人生活用水、1.8万亩耕地用水的需求。


一审:莫流洁

二审:尹萍

三审:吴鹏翔

来源:岳阳楼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龚艳 袁梓杰 戚壮波

编辑:刘桢丞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943/90/152646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