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农业的命脉,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791.6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六位。
但与此同时,内蒙古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仅仅约占全国总量的1.92%。如何用有限的水资源,通过节水增效,保供农业发展,是内蒙古近些年的重要课题之一。
深秋时节,记者跟随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绿动黄河·水润北疆”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了解该地的节水情况和举措。
在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古营盘村党群服务中心,一面显示着全旗灌溉面积、水权水量、使用水量、机电井使用情况的电子屏映入眼帘,这是察右前旗水权水价改革智慧化的管理平台。
察右前旗水权水价改革智慧化的管理平台。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察右前旗水利局局长贾志刚告诉记者:“这是我们2019年重点打造的平台,目的就是落实国家节水战略,促进农业灌溉用水改革,达到农业节水增效目的,确保国家水资源安全。”
据介绍,该平台是由乌兰察布市打造的农业水价管理平台。目前已在各旗县同步启用,计量用水覆盖率达90%。
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五座缺水型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
“此前,农民节水意识较弱,浇庄稼的时候则是采用大水漫灌,浪费了很多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玫瑰营镇副镇长尤志宏回忆道。
2019年,国家推进实施水价综合改革,乌兰察布市与此同时拿出专项资金,在各旗县区安装“水电双控”设备,实施了水肥一体化的精准滴灌高标准农田。
同时,乌兰察布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按照每个旗县的情况,确定各个旗县农田灌溉用水的每亩定额,例如察右前旗每亩80立方米,察右中旗则是每亩70立方米。收费也是通过各方协商,每个旗县略有不同,察右前旗每立方米为0.21元、察右中旗每立方米为0.2元、察右后旗每立方米则是0.27元。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有多少水、可用多少水、用了多少水”的问题。
那如果农民用水超额怎么办?
“我们使用超定额累进加价,杠杆调节用水的方法。农民超过用水定额20%以内的按现行水价的1.5倍收取;超过用水定额20%以上、50%以内部分按现行水价的2倍收取;超过用水定额50%以上按现行水价的3倍收取。”贾志刚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推行和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察右前旗玫瑰营镇还成立了“用水协会”,成员则由用水户代表、村两委以及“井长”组成,这些成员们负责每一眼机电井的正常运行,为村民们科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优点,还负责收集村民们的各项反馈意见和建议等工作。此外,成员们还会根据水电双控计量设备的数据信息及时准确上传至农业水价管理平台,起到监管的作用。
走到农田里,61岁的村民连世雄在水肥一体化的机井房里十分感慨:“现在我们浇地一刷卡就可以了,用多少刷多少,方便得很。而且通过这样用水和膜下滴灌,多节水呀。”
连世雄展示如何操作机电井。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落实奖补,激励农民节水。此外,察右前旗于2023年制定实施《察右前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及奖励办法》,对定额内实现节水的用水主体进行奖补,带动农户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
2023年,全旗累计兑现用水补贴和节水奖励36户6.25万元,农业灌溉定额内节水8.7万立方米。
在距离玫瑰营镇40公里外的黄旗海自然保护区,一眼望去,碧水连天。
黄旗海自然保护区。人民网记者 寇雅楠摄
“在几年前,黄旗海每年只有不到半年是有水状态,有几年还是枯涸的。”贾志刚告诉记者,“黄旗海从原来11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增加到现在的41平方公里。”
贾志刚认为,黄旗海水域面积的扩大,与今年雨水充沛有关的同时,也离不开近些年水价综合改革的工作。
据了解,乌兰察布市已完成水价改革面积430万亩。乌兰察布市水利局农牧水利建设科科长王晓霞表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既是现实之需,更是长远发展之要。目前乌兰察布市还在进一步深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获悉,截至10月底,内蒙古年内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74.96万亩,自2016年启动改革以来实施改革面积累计达到4968.83万亩,占总任务的104.7%,比国家要求提前1年超额完成改革任务。
据悉,2024年以来,内蒙古坚持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和推进农业节水的关键一环,明确时间节点,大力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涉及改革的82个旗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农业用水管理、农业水价形成、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工程建设和管护4项机制。2025年,全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作者:寇雅楠
编辑:刘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