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制度力量 护幸福河湖——记河湖长制七年路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李攀 编辑:刘暄妍 2024-05-09 11:40:07
时刻新闻
—分享—

经过综合治理,美舍河焕发生机,成为海南省海口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入选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海口市水务局供图

2024年一季度,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以总河湖长的身份,密集发布省级总河长令,部署河湖长制年度重点工作。

各省级总河长高位推动河湖突出问题整治行动,部署建设造福人民百姓、具有地方特色的幸福河湖,彰显出我国河湖治理管理保护的空前力度。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28日、2017年12月26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河湖保护治理领域的一场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庄严宣告:“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

7年来,河湖长制持续深化,这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了河湖管理保护强大工作合力。

7年来,这一解决复杂水问题的中国方案不断完善,江河湖库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善,重回“颜值巅峰”,增进百姓福祉,助力民族复兴。

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翻开了我国河湖管护的全新一页。从河长领治到社会共治,从“治一河(湖)”到“治全域”,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引领下,河湖治理走出源头防控、水岸同治、系统治理的新路径。

奋进七年,江河巨变。河湖长制,书写了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见证。

夯实责任管好每条(个)河湖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打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河湖保护的重要性。经过多地多年河湖水系治理的经验积累,河湖长制,这个首创于基层、以问题为导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走向全国、落地生根。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战鼓催征。从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动、快速行动,出方案、定目标、建制度,一张张路线图、时间表密集出炉。各省级方案陆续完成,市县乡级方案压茬推进。越来越多的河湖有了健康守护责任人。

2018年6月底,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每条河流都有河长了;半年后,湖长制全面建立,湖泊也实现了有人管、有人护;2022年,在南水北调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共同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我国全面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长制工作责任体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省级总河长,30万名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和90万名村级河湖长(含巡、护河员)上岗履职,一张覆盖江河湖泊的责任网织密织牢。

水利部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督促和统筹协调,制定印发河长湖长履职规范,全面建立河湖长动态调整和责任递补机制;连续5年落实国务院督查激励措施,对河湖长制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将河湖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河湖长制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满足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热切期盼,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

2017年10月1日,我国首个关于河长制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正式施行。7年来,湖南、江苏等地先后制定印发《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细则》《河长湖长履职办法》……河湖长履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趋规范。水利部指导各地严格河湖长制考核,各地累计问责3.79万人次。

2024年2月2日,北方“小年”。天津市海棠街道办事处主任、镇街级河长、“榜样河长”李玮来到同德路巡河。“作为基层河长,重点是要抓好落实,对河长的职责及工作内容了然于心。”李玮说。2021至2023年,天津市开展“榜样河长,示范河湖”三年行动,共培育乡镇(街道)、村级“榜样河长”649名,带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

河湖长制是党中央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开展的一项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2021年,河湖长制作为党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7年来,全国各地建立起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河湖管护治理责任链条。河湖管理打破了区域壁垒、部门壁垒,形成了党政主导、水利牵头、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崭新格局,有力破解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河湖保护治理难题。

汇智聚力推进系统治理

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系统思维引领下,各地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治理行动瞄准河湖乱象,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违规问题,加快修复水生态。

2018年,一场剑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的大规模“清四乱”“战役”在全国打响。黑龙江开展“清四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歼灭战,累计整治“四乱”问题3.9万余个;河北细化13项措施,纵深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2024年,水利部将水库纳入“清四乱”范畴,全力整治侵占水库库容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库“四乱”问题24万多个。各地依托河湖长制,实现水岸同治,换来岸绿景美。河湖库面貌持续改善,防洪能力明显提升。

2017年3月,国务院建立了水利部牵头的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至2021年,成员单位由10个增至18个,部门间共商河湖治理之策,协作日益紧密。

“位于贵池、青阳与铜陵三地交界处的青通河将军滩水域,一艘采砂船因搁浅而侧翻,船舱油箱内机油、柴油已有零星外溢。”2022年4月12日,安徽省池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凌训红收到一条案件线索。池州市检察院与河长办等部门联合行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了青通河水质安全。如今,青海、吉林等地已普遍建立“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各方携手守护绿水青山。

研究流域河湖治理重大问题,审议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目前,七大流域已全面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流域管理机构靠前一步、主动担当,与各省级河长办建立协作机制,搭建起流域治理管理的重要平台,推进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川渝首创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纷纷建立完善省际沟通联动机制,扩大跨界河湖管护“朋友圈”。

在长江,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建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干流相关省市相继建立省际交界水域采砂管理联合共治机制,长江干流规模性非法采砂得到遏制。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等得到清理整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流域各省的思想共识。

在黄河,水利部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黄河流域“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内蒙古、宁夏等沿黄省(自治区)向河湖乱象宣战,合力保护母亲河。

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变“分段治”为“全域治”,破解了部分河道只治城区不治郊区、只治上游不治下游、只治局部不治整体的问题,做到全流域统筹、点线面结合,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北京常态化开展“清管行动”,持续改善首都水环境质量;福建省厦门市将每年3月30日定为“河(湖)长日”,全力构建政府、公众共管共治的现代水环境治理体系;广西桂林市建立完善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漓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7年来,河湖长制调动社会公众全过程、常态化参与治水,凝聚起社会各方力量。各地“企业河长”“人大河长”“巾帼河长”“河小青”等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贵州4万余人成为“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山东调动新闻媒体力量曝光河湖问题。全民共筑清水梦,共绘“同心圆”。

7年来,河湖管护插上数字“翅膀”,实现了巡河护河从拼体力到拼算力的转变。水利部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大数据、电子围栏等技术得到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化监管网络逐渐形成。

7年来,依托河湖长制,各部门协同、各流域共治,各地创新机制、标本兼治,“下河”治污、“上岸”播绿,全力守护河湖健康生命。

实践充分证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河湖长制广泛凝聚起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久久为功建设幸福河湖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的嘱托,也是对全国所有河湖治理保护的要求。

自2022年起,水利部商财政部连续三年安排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支持地方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从国家层面推动幸福河湖建设。

7年间,河湖长制在实践探索中深化完善、迭代升级,历经建立机制、责任到人、搭建四梁八柱的1.0版本,重拳治乱、清除存量遏制增量、改善河湖面貌的2.0版本,已开启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

“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浙东运河文化园时强调。

从一河一湖到全域建设,“逐梦”幸福河湖的步伐从黄河走向全国。据统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通过省级总河长令等方式部署开展幸福河湖建设,从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等多个维度,深入推进河湖治理保护,揭开了河湖库治理中蕴含的绿色发展逻辑,实现人水关系系统重塑。

2022年以来,各地共完成7280条(个)河湖的健康评价,逐河逐湖建立健康档案,滚动编制实施“一河一策”方案7万多个。水利部指导各地开展3200多条(个)幸福河湖建设。

幸福河湖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各地依托河道、水库、山塘、水渠等,完善亲水便民设施建设,科学有序开放河湖空间,一条条滨水绿道、一座座亲水码头逐步建成,亲水乐水成为休闲常态。

幸福河湖建设,使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越走越宽。如今,生态旅游、水上运动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实现滨水带发展与城市、乡村发展格局的良好互动。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辽宁省沈阳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卧龙湖冬捕节,游客观古法凿冰捕鱼、体验多彩冰雪活动,持续升温的冰雪产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山西省长治市在华北第二大岩溶性泉群——辛安泉泉域设置“泉长”,实行“美丽幸福河泉+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一体建设,带动村庄集体经济增收。

2023年11月,水利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各地依托优质水环境优势发展涉水户外运动提供政策支持。

强化河湖长制,实现“河湖长治”。7年来,河湖流经之处,向绿而行的步伐铿锵有力、决心无比坚定。一条条“高颜值”的幸福河湖,不断为沿岸百姓的幸福生活“添彩”。

“2024年,河湖长制将持续强化,继续推动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推进健全幸福河湖建设指标体系、完善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聚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陈东明说。

七年风雨兼程,一路迭代升级。河湖长制全面推行7年多来,人们见证着河流生命复苏,见证着流域重现生机,见证着江河湖库美丽蝶变。健全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规范河湖长履职行为,着力解决河湖重大问题……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依然任重道远。以江河湖库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幸福故事,精彩待续。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李攀

编辑:刘暄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