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开进新化县天门乡鹅坪村,为梅山灌区开工做准备。
梅山灌区工程位于“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重度干旱带,是当地老百姓几十年来翘首以盼的灌溉“解渴”工程。
按照规划,梅山灌区工程5年左右完成建设。建成后,每年将为新化县16个乡镇以及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熊山林场引来1.37亿立方米“活水”,让64.99万亩“望天田”变为“丰收田”。
经常“喊渴”,苦旱久矣
梅山灌区工程为Ⅱ等大(2)型综合水利工程,概算总投资73亿余元,建设工期62个月,主体工程位于新化县境内。
灌区地域以石灰岩、红砂岩和喀斯特溶岩为主,土质保水性差,水资源渗漏损失大,地下水埋藏深。虽有资江过境,但可控水量少,导致“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
全县18个乡镇(开发区、林场)处于“衡邵娄干旱走廊”重度干旱地带,6成以上农田因灌溉困难,粮食单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蓄水难”问题一直是制约该县粮食生产的重要瓶颈。
我省一直将解决“衡邵娄干旱走廊”缺水难题作为水利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2年,湖南遭遇持续干旱,新化县境内小型水库、山塘、河流干涸。“只能依靠消防车送水,采用临时机埠高扬程抽水和打井供水等方式‘解渴’。”县水利局局长曹利生说。
引水调水,优中选优
2022年4月,省水电设计院接到任务,开展梅山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设计总负责人程向阳介绍,综合各方面情况,梅山灌区工程只有从新化县西部水资源较丰富的渠江引水,跨资江调水,才能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达到抗旱解渴的目的。
设计团队在完成测量、地勘、规模论证等工作后,最初准备从渠江支流岩湾河引水。但在对水资源和其他相关技术论证中发现,渠江干流水源更充足,集雨面积接近岩湾河的3倍。
经过多轮比选、反复论证,优中选优,最终设计方案确定在新化县土坪镇新建土坪水库,从渠江干流引水,跨资江调水,引丰济旱。
跨资江调水,难度可想而知。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一批新工艺、新方法被充分运用到梅山灌区工程上来。
“在渠首隧洞施工中,设计采用盾构掘进代替传统的钻爆施工,可缩短工期20个月左右。”省水电设计院初设阶段设计总负责人袁锋说,这也是我省首次将盾构掘进施工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来。
为充分给“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重度干旱带解渴,需要从资江以西调水到资江以东补充水源,大跨度桥式倒虹吸输水方法应运而生。
“要在资江上建一座输水桥。”袁锋介绍,该桥主跨达280米,将是我省主跨度最大的桥式倒虹吸输水管道。
“长藤结瓜”,引丰济旱
梅山灌区工程以灌溉为主,结合乡镇供水,兼顾水生态环境改善等功能。根据规划,项目分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两部分。枢纽工程土坪水库总库容9600万立方米,灌区骨干工程包括1条长61公里左右的总干渠、4条分干渠。建成后,可为“衡邵娄干旱走廊”北部重度干旱带新增供水1.37亿立方米。
“这是典型的‘长藤结瓜’水利灌溉模式。”新化县水利局局长曹利生说。梅山灌区工程以新建土坪水库和已建车田江水库为主水源,是根;新建渠系是主藤,渠线跨越资江、油溪河,与车田江水库灌溉系统相连补水,有了根和藤的营养供给,境内原有的梅花洞水库、太平水库、华东水库、杉山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才会结出“水分充足”的瓜,充分发挥工程供水作用。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我省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以“衡邵娄干旱走廊”为例,该地带每年降雨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七成,但蒸发量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左右,并且降雨时间大多发生在4月到6月,导致干旱极易发生。“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可有效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困境。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4年的292.66亿立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528.7亿立方米。
今年,我省将持续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奉永成 毛舟宇
编辑:刘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