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读丨湖南的母亲湖——洞庭湖为何要生态修复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王琳 毛慧 周旋 编辑:王津 2023-06-29 18:53:22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28日,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正式开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王琳 毛慧 周旋 沅江报道

6月28日上午,一首《今天是个好日子》响彻沅江市南洞庭湖黑泥洲。

当天,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以下简称“试点工程”)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沅江市泗湖山镇很多村民自发前来见证这场仪式:有的打着伞,有的搬着板凳,有的抱着孩子……

试点工程的开工,标志着洞庭湖生态修复进入实践验证新阶段。

洞庭湖生态修复,迫在眉睫,也正当其时。

黑泥洲泥沙淤积成了洲滩。

“长江之肾”患上“肾结石”

何谓迫在眉睫?

谈及洞庭湖,总会不由说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在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大量泥沙进入洞庭湖,誉为“长江之肾”的洞庭湖患上了“肾结石”,逐渐淤积萎缩。

据有关部门统计,洞庭湖湖泊面积由全盛时期(17至19世纪)的6000平方公里减至现在的2625平方公里,其中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总淤积量超过62亿吨,湖容被淤占了45亿立方米,是当今湖容167亿立方米的四分之一。

湖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徐贵看着洞庭湖在变小,记得他刚参加工作,在洞庭湖调研时,都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目平湖,因举目所至皆是湖而得名。”徐贵介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目平湖泥沙淤积了5.84亿立方米,最大淤高6米,洲滩林立,湖容缩减。而淤积最厉害的七里湖最大淤高13米。

作为湖南的“母亲湖”,洞庭湖关系到湖南水利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泥沙淤积,由此也带来了系列问题。

一是防洪问题,调蓄能力减弱,洪水位抬升;二是生态问题,洲滩旱化明显,湿地功能退化;三是缺水问题,四口河道断流天数增加,缺水问题严重,枯水期滨湖区难以取用水;四是航运问题,碍航滩险多,通航条件恶化。

修复,刻不容缓。

但又有人提出疑问,投入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对淤积河湖清淤修复后,3到5年之后又淤了怎么办?

洞庭湖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四口和湖南四水。得益于三峡工程的建成,上游植被覆盖增加,水土流失逐年减少,徐贵列举了两个数据:三峡水库蓄水前,三口多年平均年入湖输沙量为1.2亿吨,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口多年平均年输沙量降为0.08亿吨,减少93%。

“三峡工程已建成运行20年,通过系列观测,可以证明,洞庭湖的泥沙处于冲淤平衡的状态。”生态修复,恰逢其时。

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6月28日开工。

探索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洞庭湖淤积、萎缩是长期形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展洞庭湖生态修复,将是推进洞庭湖生态复苏的重要举措。

但在洞庭湖里进行生态修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到底用什么方式去修复?选择哪里先行修复?能达到什么修复效果?……在洞庭湖,此前没有类似的系统生态修复的案例,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做好这件事,湖南也经过了系列的科学论证,最终确定遵循“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系统谋划、分步实施、科技引领、重点突破”原则,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选定南洞庭湖黑泥洲开展生态修复试点,探索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位于南洞庭湖北部、共双茶垸南侧的黑泥洲,长约27公里、宽约500到2000米,由于泥沙常年淤积于此,平均每年仅1到2个月淹没于水下。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黑泥洲淤高2到4米。这是洞庭湖泥沙淤积、洲滩旱化、湿地功能退化最为严重、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是洞庭湖生态环境退化的典型缩影。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扭转黑泥洲洲滩旱化趋势、修复南洞庭湖水生态环境,扩大洞庭湖生态水域空间。

试点工程完成后,再逐步推行洞庭湖生态修复工程,复苏洞庭湖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防止施工期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2年3月,洞庭湖生态修复启动研究论证工作。

洞庭湖生态修复工程协同推进工作专班随即组建,并多次专题研究调度。

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业、司法等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会商讨论,献策献智。

在洞庭湖保护与治理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省内10余家科研设计单位联合攻关、综合比选,科学确定试点工程方案……

历时15个月,总体工程完成初步方案论证,开展了17项专题研究;试点工程完成可研立项、初设审批和11个专题要件审批,全面完备开工各项手续。

试点工程将依托西高东低地形开展同坡降整体式降洲,结合生境提升、洲边河道航道防护措施,形成3处生态湖及整片生态浅洲,修复面积14.29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36.78亿元,总工期33个月。

按照“生态效益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环境影响轻微可控”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适应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和生态保护要求的修复作业设备及工艺,将监测监控作为质量和效果控制的重点,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对水文、环境质量、湿地生态三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监测监管,并结合过程数据同步开展技术研究。

值得一提的还有,此次试点工程,还构建“互联网+智能化”的生态修复信息化系统,探索生态修复数智赋能的模式。

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大美洞庭湖。

随着试点工程的开工,复苏洞庭湖生态环境,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王琳 毛慧 周旋

编辑:王津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740/63/128089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