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河碧水方复来——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刘铁伟 编辑:曾拥璇 2022-12-18 11:49:12
时刻新闻
—分享—

11.jpg

浏阳河畔好风光。谢望东 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刘铁伟 长沙报道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浏阳河全长222公里,流域面积4244平方公里,其中在湖南省浏阳市境内长175.8公里、流域面积3211平方公里,是湖南全省唯一入选水利部第一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的河流。

近年来,湖南省把浏阳河的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改善水质为导向,通过建立机制、系统治理、联治共管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改善流域水环境,呵护浏水清清到湘江。

让河“生态”地流

——河湖长制全面推行的出发点

随着污染问题的出现,浏阳河治理从未中断,但“九龙治水”管不好一条河。

为解决这一问题,长沙市编制《浏阳河执法监管专项方案》,建立以市级河长为主导,市水利牵头,市生态环境、市住建、市城管、市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属地政府共同参与的执法监管体系,对重点问题进行联合执法,发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处理。

22.jpg

浏阳河沿线建设27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通过河长制的统筹,河湖治理变“九龙治水”为“攥指成拳”,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近年来,浏阳河流域开展联合执法40余次,查处涉河违法行为100余起,查处率100%,形成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河湖各有其“长”,河湖长制实现从“有名”到“有实”“有效”的全面转变,星城域内,无数人见证了浏阳河的美丽蝶变。

33.jpg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巡查浏阳河。

浏阳河全面建立五级河长组织体系,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任省级河长,分管河长制工作的副市长任市级河长,5名县级河段长由各区县(市)常务副区县(市)长担任,30名乡级河段长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或镇长(主任)担任,102名村级河段长由村(社区)书记担任。浏阳河成为全省唯一一条不跨地市却由省级领导担任河长的河。

自河长制实施以来,浏阳河五级河长切实按照省第1号总河长令要求开展巡河,省级河长带头巡河,靠前指挥,开展巡河9次,市级河长密集调度,开展巡河53次,在省、市级河长的领导和带动下,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33000余人次,通过巡河促问题整改,有效解决浏阳河各类突出问题1300余个。

另一类“河长”也成为河湖治理的生力军。

据不完全统计,浏阳河流域的民间河长有142名,不局限民间河长的选聘范围,创新特聘了“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为“民间河长”,同时,沿线各区县(市)均建立了“河小青”行动中心,营造出人人爱河护河的浓厚氛围。

让水“精准”地流

——河湖长制有效实施的着力点

“‘一河(湖)一策’精准施策,是长沙各级河湖长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抓手,是河湖管理保护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长沙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彪表示。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针对浏阳河纳污量大、生态流量不足等问题,长沙精准施策,2017年在全省率先编制并出台浏阳河“一河一档”及“一河一策”,印发河长制六项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截污、提标、调水、监管”的治水方针,市直相关部门、沿线各区县(市)围绕“八字”方针深入推进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长沙坚持上下齐治,因地制宜施策。

上游实施生态涵养。出台《长沙市大围山区域生态和人文资源保护条例》《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浏阳河管理条例》,从源头开始保护浏阳河;探索实施浏阳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印发《浏阳市水质达标提升生态补偿奖罚方案》,2019年在浏阳市出境断面(金牌村国控断面)水质达Ⅱ类基础上,长沙市对浏阳市给予了1000万元的生态奖补;按照《浏阳河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方案》,严格执行“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通过实施沿线大中型水库的综合调度,确保了榔梨控制站生态流量保证率达到100%。

44.jpg

全省首家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排放标准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江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中游实施控源截污。采取“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的治理方式,千方百计减少污水下河。2017年以来,浏阳河流域配套建设污水干支流180余公里,沿线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浏阳河干流500米退养的基础上,完成浏阳河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退出,退养户数2493户,退养面积42万平方米,累计补助资金4856万元。

下游实施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建设,2018年以来,流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余万吨/天,新增污水提升能力46万吨/天;全力推进两岸堤防达标工程和风光带建设,主城区段已全部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中上游段也已达到相应防洪标准。结合两岸堤防工程建设,打造滨水步道57.4公里,两岸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来,面对严峻的旱情,长沙市水利部门以科技助力精准调水,利用数字孪生浏阳河先行先试项目中的水资源调度模块,精准掌握流域水资源存量、算清水资源需量、预测水资源增量,调度流域大中型水库为下游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3.2亿立方米。浏阳河流域8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

让人与水和谐共生

——河湖长制落地见效的关键点

“浏阳河变了!小时那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浏阳河正在回来。 ”生活在浏阳河边万家庄的万湘波高兴地说。如今的浏阳河,不负群众期盼,不负领导嘱托,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55.jpg

浏阳河之秋。

“妈妈,你看我可以骑着乌龟过河了!”在圭塘河边,5岁的璇璇笑着对妈妈说:“我能像《西游记》中孙悟空那样,骑着乌龟把师父带到河对岸了。”

小璇璇所在的圭塘河,是浏阳河的支流。经过长沙市水利局实施浏阳河水资源生态调度后,有了水的河道,通过做龟形石小品等设计,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也拉近了水利局与百姓的距离。

“没水的圭塘河以前是个臭沟,到这里来大家都捂着鼻子。”璇璇妈妈感慨地说,“现在有水了,还是干净的水。周边又建了许多亲水娱乐平台,姑娘每天都吵着要来,感谢水利部门为我们做的大好事。”

长沙以高品位营造水景观为目标,强化浏阳河支流入河口及两岸水景观营造,如今“三馆一厅”、婚庆文化园、月岛公园、国际会展中心等建筑与浏阳河相得益彰,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和先进做法先后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新网等主流中央媒体报道100余次。水利部连续三年在长沙开展全国“美丽河湖”网络主题采访活动、“逐梦幸福河湖”采访活动,并对浏阳河全线进行深入采访。

千百年来,人类沿河而居,赖水而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长沙以河湖扮靓山水洲城,让人民群众在水环境方面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刘铁伟

编辑:曾拥璇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656/51/121584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