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王赞成 钟建华 长沙报道
日前,由湖南交水建集团百舸水利公司牵头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领衔的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智能环保清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以下简称“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召开,最终项目以综合绩效评分排名同期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结题验收。
项目应用示范后的河道。
在5月份举行的成果评价会议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为首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牵头实施单位,湖南百舸水利联合中国水科院、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大学等共10家单位,深度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交出了一份“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精彩答卷。
四年磨一剑 打造内陆水系治理新模式
湖南水系发达,江河湖库众多,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036条;省内已建水库约1.37万座,约占全国水库总数的1/7,为全国最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和水安全保障。
湖南百舸水利党委书记、董事长,子课题负责人姜赛娇告诉记者,因历年来围垦筑垸、泥沙淤积和城镇化发展,典型区域(如洞庭湖区域)的水系连通程度正在逐年降低,致使水系断流、水体不畅、自净能力大幅减弱,部分水域底泥中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物残留富集严重。
在国家与湖南省发展战略及内陆水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实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18年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智能环保清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应运而生。
中国水科院刘扬教授介绍道,项目分为四个子课题,分别为水系连通联合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智能环保清淤技术装备开发与工程示范,疏浚土环保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基于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的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群雁高飞头雁领。2018年3月,湖南交水建集团与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团队签订了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议。随后,项目专门邀请王浩院士担任首席专家。高科技技术和 高层次人才的注入,为项目增强技术引领,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制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0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项目子课题二——智能环保清淤技术装备开发与工程示范的研发遭遇“卡脖子”,其深水智能环保清淤设备的芯片及零部件被限制从美国进口。怎么办?
作为该子课题技术负责人,长沙矿冶院海洋所副所长程阳锐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争取获得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寻求国产自主替代。6个多月后,部分零部件我们找到了国产替代,与此同时,美国那边部分零部件出口‘禁令’终于解除,最终解决了‘卡脖子’难题。我们立即组织加班加点推进研发,最终把延迟的6个月进度给抢了回来。”
智能环保深水清淤装备在水库开展工程示范。
2021年12月,项目研制的全国首台智能环保深水清淤装备成功下线,最大作业深度可达340m,打破了同类清淤装备的作业深度纪录。
2022年6月,项目正式宣布结题。
结题验收会议上,望着专家们的评分表,湖南百舸水利工程师宋苗苗喜极而泣。
“2022年4月,正值结题的关键时刻,我因肾积水动了手术,也是在当月,我老婆生小孩。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不能因为我个人原因拖了后腿。小孩出生后,我毅然选择放弃休假,加班加点准备科技成果评价资料。”
从开题到结题,四年时间1400多个日夜,项目研发人员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夜以继日,攻关不辍。“天天白加黑,周周5加2”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项目攻克了关键技术8项,研制了智能环保深水清淤工程装备1套,开发新产品2项、新型实验装置3项,提出工程应用方案2套,编制技术标准4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获得了以中国工程院胡春宏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一致评定,项目创造性地破解了江河湖库水系生态治理的技术瓶颈,打造了“连通+疏浚+利用+修复”的内陆水系全链条生态治理新模式。
十指攥成拳 注入强强联合新动能
参与课题研究的有湖南交水建集团、湖南百舸水利、长沙矿冶院、湖南交通科研院、中国水科院、长沙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水电设计院、山东江河湿地生态院等共10家单位,涵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其中,中国水科院是全国最大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心;长沙矿冶院是我国最早开始深海采矿的单位,具备强大的水下作业技术基础;湖南交水建集团是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领域龙头企业;作为牵头实施单位,湖南百舸水利是湖南交水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绞吸式挖泥船设备最完善、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大型专业疏浚公司之一。
10家单位各有所长,却又各处其位,地域横跨北京、山东、湖南、湖北等省市。
如何将这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10家单位攥指成拳,催生战斗合力呢?
“完善机构和建章立制要先行。”姜赛娇告诉记者,“我们明确了项目及各子课题承担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压实主体责任;为了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各参研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我们制订了《内部管理办法》,以及课题责任人负责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制度、课题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8项管理制度,各参研单位还建立了各自的科研管理制度,为项目研究进度的动态管理和成果质量提供了保障。”
制度是最好的管理,行动是最好的落实。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我们专门派出4名技术人员分别前往三峡大学、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共同参与课题研发;在课题结题关键时期,我们启动周调度、日调度工作机制,规范课题管理,确保进度不受影响”,湖南百舸水利副总经理、子课题执行负责人谭岚说道。
正当科研攻关在有条不紊推进之时,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了攻关进展的“拦路虎”。
“我们坚持‘两手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课题研发攻关,将定期举办的线下会议改为线上会议,积极拓展沟通渠道,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对进度的影响”,长沙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李志威说道。
抗疫不停研,科研不停歇。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课题攻关组共召开线上会议20多次。高效的沟通成为了团队聚力的粘合剂。在10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课题顺利结题。
在项目预验收暨成果评价会议上,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称赞项目团队实现了强强联合,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动能。
三效相统一 形成千亿级生态疏浚新产业
江河湖库水系连通能有效缓解湖区目前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构建航运网络、提高发电效益、保障农业灌溉、改善区域水质、修复水生态、增强防洪能力等问题,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
湖南交通科研院副总工程师蒋康告诉记者,经水系连通,可沿途结合地形、建筑物等条件,构建连片水利景观,体现当地水文化,发展旅游休闲。对示范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实施后,通过配套建设河道治理工程、堤防加固工程、岸坡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措施,既能使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又能实现防洪、水资源有效配置及环境美化亮化。同时,有利于加强局部地区的水循环过程,可形成湿地,改善局部气候,为珍稀和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生态效益十分突出,三峡大学副教授朱士江介绍道。
湖南交水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雄飞表示,专家评审会的通过,是这项成果由研究阶段转入推广和应用阶段的标志。按照当前我省的清淤需求,项目成果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可形成千亿级江河湖库生态疏浚新产业。项目为“湖南省水安全战略规划(2020~2035年)”及“湖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提供了科技支撑,将持续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江河湖库水安全保障保驾护航。
据了解,目前成果已在湘阴县燎原水库、望城大众垸水系连通工程、澧县河湖连通工程、平益高速公路工程等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实现工业总产值约6.3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创造利润近3000万元,实现纳税2000多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王赞成 钟建华
编辑:刘可雨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2/07/14/1152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