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水利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始终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主基调,着力夯实水利安全管理基础,切实提高水利安全监管能力,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向好,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一、以最严的态度,夯实安全监管基础
治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在学习中增强安全监管意识。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质,强化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以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0-2020年)为抓手,以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和运行管理单位自身安全建设为重点,将隐患排查、综合治理作为水利安全生产主线,贯穿于水利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在强监管中提升能力、塑造形象、彰显担当。在考验中锻造安全监管队伍。当前,株洲水利工作由解决水瓶颈向提供水支撑转换的同时,既要补齐补强水利工程短板,又要强化行业监管,推进水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新时代,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使用,在行业安全动态监控与管理中锻造一支敢于担当作为、勇于较真碰硬的队伍。
二、以最实的办法,强化安全监管举措
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主基调,夯紧抓实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基础。坚持落实责任,守好领导队伍安全岗。主动顺应水利内涵不断丰富,水利功能逐步拓展,水利领域更加广泛形势变化,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安全生产工作以上率下作用,细化分解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划分责任区域,落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突出体系建设,织密联防联控安全网。要着眼水利安全生产监管重点,构建“1+X”水利安全生产网格化体系,形成联防联控长效监管机制。“1”即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高位推进机制,落实管行业、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X”即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科室(局属单位)、属地政府、协同部门等。着眼长效管理,绷紧督察检查安全弦。根据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编制人员较少的实际,建立完善检查督查水利业务必须检查水利安全生产的“集约化”督查检查工作机制,确保隐患和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消除在萌芽阶段。建立健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部位安全隐患通报、警示、约谈机制,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弦。
三、以最硬的方式,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抓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四位一体”监督检查机制,突出对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治理,采取各种形式的巡查、稽察、飞检,强化检查监督结果通报,以重大隐患“一单四制”制度为抓手,今年排查发现重大隐患42处,整改销号32处。强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依法监管、从严执法,进一步实化细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三比三严”(比数量、比增量、比质量,严格程序、严格惩戒措施、严格自由裁量)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氛围,努力防范化解各类水利安全风险。重考核,严格奖惩考评。全面推行水利安全监督管理奖惩机制,实行“一票否决”、从重追究、补救从轻、尽职免责、终身问责的安全生产问责机制。加大对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局属水利单位的考评力度,充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坚决将安全生产工作成绩与年终绩效、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同时对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单位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摆在首位,承泰山之责,护万家平安。(作者系株洲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彭良平)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彭良平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0/06/23/752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