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0日讯(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唐立勇 唐慧 )“推进湖南水文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现代化、信息化两翼驱动。”近日,湖南省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郭世民的一堂精彩辅导课,为湖南水文改革发展精准“把脉”定向,标志着湖南水文正式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近年来,省水文中心党委紧跟时代不落伍、把握方向不偏移、深化改革不停步、推动发展不动摇,率领全省水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现代化和信息化为抓手,开拓进取,努力奋斗,推动湖南水文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湖南水文已建成水文站250处、水位站1324处、雨量站5477处、固定土壤墒情站105处、水质监测站456处、地下水监测站93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点1527处,覆盖全省、功能较为完善的站网体系基本形成,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湖南水文设施设备逐步换代,全省所有报汛站都实现了水位雨量自动测报,一大批在线测流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目前全省拥有2111台(套)先进的专业测验设备,为全省水文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历来是湖南水文的一张名片。目前,湖南水文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水数据存储体系,年处理涉水数据超过5000万条,初步实现了“一网、一图、一库、一平台”的涉水资源整合,搭建起了以智慧水信息采集网、传输网、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对外服务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水文新框架。
“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摒弃我们过往拼人力、拼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郭世民表示,湖南水文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自身能力提升,去追寻服务至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从而推动创新引领、结构调整、全面共享,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步,湖南水文将紧盯“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个整体目标,加快构建立体监测、高速互联、广泛共享、深度整合、智能应用、精准支撑、优质服务的智慧水文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层级管理体制,努力完善水文行业法律法规和水文技术标准体系,纵深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从数据水文向智慧水文的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唐立勇 唐慧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0/04/10/700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