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龙琦 通讯员 张小季 漆小丽 株洲报道
对待工作,一把柴刀、一把锄头、一顶草帽,30年如一日守护5公里渠道,来回巡渠累计10万公里,他说“脚总比路长”;对待群众,有求必应、力所能及,每天坚持24小时不关机,他说,要做一个农民最容易找到的“干部”;他就是株洲市酒埠江灌区基层管理所护渠工人何建南。
如今,30年过去,当年的青春小伙已霜染两鬓,他却从未离开。因出色的工作,他连续十多年评为局先进个人、先进党员,还荣膺全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8 年 11 月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耐住寂寞,克己奉公显风采
1989年,24岁的何建南从湘潭市雨湖区出发,来到百里之外的株洲市酒埠江灌区管理局,开始了他的水利人生涯。“一个城里‘公子哥’,在偏僻山沟干这又苦又累的巡渠工,能干几天?”刚来时,同事的议论传进他耳朵,好强的他便暗下决心:好好干出个样子来,让大家口服心服。
正在巡渠中的何建南。
巡渠工作枯燥、寂寞而艰苦,何建南每天早上7点出门,上午巡一遍东干渠,中午返回站里吃饭,下午再巡另外一段渠,5公里的水渠,每天要来回走两趟。四季轮回,扫障、防汛、抗旱、清淤等周而复始。在“双抢”时节,只要群众一个电话,他总是不论昼夜立即赶到数公里外的水闸放水。有时,一个晚上要反复调闸四五次,能够休息的时间不多,有时甚至通宵无眠。时间一长,哪里的田地什么时候最缺水,缺多少水,何建南了然于心。然而,灌区雷塘站地处人烟稀少的偏僻山村,“白天听狗叫,晚上听鸟叫”,何建南无时无刻不被孤独“噬咬”,久而久之,竟然有了个自言自语的习惯。
按照渠道维护管理要求,渠堤内坡、堤顶、外坡下去1米处的杂草、杂木等都必须全部清除,这也是管理员们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一把长柄柴刀,一顶草帽,挥刀斩棘,如武林高手一般,何建南每一次出手,柴草应声而落。“有时也会碰到不速之客,像毒蛇、小虫、山蜂这些。”何建南说,有一次,他正在渠堤外坡除草,不慎惊动一窝野山蜂。野山蜂一拥而上围住他一阵猛蜇,脸被蜇成一个“大面包”,眼睛肿得连路都看不清了,他摸索着才回到管理所,第二天却仍坚持上渠工作。
不顾安危,化险为夷保平安
30年来,巡渠道路上铭刻着何建南的足迹。从总干渠普安桥渡槽出口到皮佳冲的5公里水渠,是酒埠江灌区最重要、巡查难度最大的渠段,不能有一丝疏忽。“隐患就像是‘定时炸弹’,会影响我的睡眠。”何建南这样描述着,巡渠过程中,每个渗水点,他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检查。“泥土突然变湿润、渗漏点由清变浊,渗出水流异常增大……”巡渠30多年,他练就一双发现隐患的“火眼金睛”,管辖的渠段未出现一起水利安全事故。
何建南和同事一起为渠道清淤清障。
2013年4月的一个傍晚,正值汛期,连日的暴雨让何建南将每日两次的巡渠增加到三次。巡渠到普安桥段时,他突然发现水位急剧下降,“不好!”凭多年的经验,他确定上游发生了险情。他玩命似的向上游跑,果然发现渠道出现穿孔,何建南迅速与酒埠江灌区管理局信息调度中心联系,及时降低渠道水位,消除了险情。
2014年5月,灌区遭遇长时间暴雨,在暴雨的侵袭下,总干渠皮佳冲段深切方滑坡,滑坡体长达25-30米,300多立方米泥石滑进渠道,将水渠堵塞,浑浊的泥水从渠道两侧“哗哗”外溢,渠堤随时可能被冲垮,严重威胁渠道旁40多户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他立即用手机向局领导及信息中心报告险情,脚下却没有丝毫停顿,巡渠道路已被泥石封死,只能绕道,天雨路滑,他鞋跑丢了,也顾不上寻找,关节制闸,改流东干渠……看着水位下降至安全水位,他才长舒了一口气,坐在了闸房的地上。
他忙于工作,却往往难以顾及家庭,爱人、小孩都在湘潭,他两个月才能回一趟家,为此家人少不了怨言,他总是含着歉意的憨笑应对。2015 年秋,父亲重病住院,而当时他负责施工的渠段正处于防渗工程的关键阶段,无法抽身去照顾。一个月后,父亲病情急转直下,他连夜赶回,父亲却未能等到他。他长跪在父亲遗体前,号啕大哭。
忠于职守,做群众贴心的“干部”
“要做一个农民最容易找到的‘干部’。”何建南回忆,这是他初到灌区市坪管理所,和他一起巡渠的欧胜连经常讲的一句话。那时,他和老欧一起巡渠,碰到的农民都热情地叫“老欧”,对何建南则称呼为“干部”。 欧胜连看出了他的尴尬,那段时间,欧胜连不但带他巡护堤渠,还带到田间地头,到农民家里,和大家聊家常,问用水情况。慢慢地,何建南和欧胜连一样,渠道哪里需要清除杂草、哪里需要清淤、哪个水闸要维修保养,心里都有本账。
干活间隙,何建南顾不得满头大汗接受记者采访。
“老欧告诉我,刚退伍到所里时,大家也叫他‘干部’,这个称呼听上去很尊敬、很亲近,心理上却很远。他讲,既然如此,他就要做一个农民身边最容易找到的‘干部’。”此后,何建南和欧胜连一样,努力坚守岗位,努力和农民交朋友,只要他们有要求,都做到有求必应、力所能及。有了手机以后,和周围的群众联系更方便、更密切了,他坚持24小时不关机。何建南说:“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了,就是把群众的事做好了,群众就会以他们的自己的方式回报你,这种回报让我感觉无比温暖而厚重。”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平凡的水利职工,何建南只是把自己工作岗位的小事做好了,才在不经意间办好了群众关切的大事。30年来与水结缘,身在山水间更能体悟水的微小与力量,融入工作岗位、融入群众,扎根水利事业更能汲取向上、向前的力量。
他并没有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英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坚守、坚持奉献的平凡付出。为了他热爱的灌区水利事业,为了他24岁时结下的水利之缘,从未为名利而动,从未因艰难而退,恬淡于心,苦旅修行,真真切切地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 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来源:红网
作者: 龙琦 张小季 漆小丽
编辑:谢羽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9/11/21/625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