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泥石流避险
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
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查看防汛、气象部门发到手机上的信息,了解近期发生暴雨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民间谚语,如“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青蛙叫,大雨到”等,并注意观察天气征兆,加强对发生山洪的警惕性。
山洪、泥石流暴发前的预兆:
在山体附近坡面有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易发生山崩和泥石流。
在降雨达到最大时,上游降水激烈,泥沙灾害显著,溪沟出现异常洪水。
山地发生山崩或沟岸侵蚀时,山上树木发出“沙沙”的扰乱声,山体出现异常山鸣。
上游河道发生堵塞,溪沟内水位急剧下降。
由于上游发生崩塌,溪沟流水非常浑浊。
在流水突然增大时,溪沟内发出明显不同于机车、风雨、雷电、爆破的声音,可能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撞击产生。
上游发生山崩,有异常臭味出现。
有树木的断裂声。
在人还没有感觉出有异常现象时,动物已有异常的行动,例如,猫的大声嘶叫等。
旅游遭遇山洪如何应对?
要时刻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环境,尽快离开低洼地带,马上寻找较高处,选择有利地形躲避。
躲避转移未成时,应选择较安全的位置固守,如稳定、坚固的岩石,或在大树上等待救援,并不断向外界发出救援信号,及早求得解救。
要与被困其他旅客保持集体行动,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单独行动,避免情况不明陷入绝境。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涉水过河。
洪水来临时,切不可顺河谷方向奔跑,应该以最快速度向左右两侧高坡撤离。
转移要迅速及时,紧要时可以抛弃负重,不要贪恋财物,耽误了最佳避险时间。
如不知道当地旅游部门或景区的联系方式,可以打110、119、120报警电话请求救援。
一旦情况危险,有义务及时向其他游客报警。
如能及早脱险,应迅速向当地管理部门报警,并主动服从当地有关部门指挥,积极参加救援行动。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9/06/10/558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