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等级: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3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应急响应级别:
国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领导组织全国防汛工作的应急响应机制。国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共为4级,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
暴雨期间,普通民众也应密切关注当地防汛机构启动的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有针对地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判断雨情汛情,提高避灾意识。
暴雨前的防御准备:
河道是城镇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户外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地势高的地方。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把它们放到高处。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连续暴雨天做好以下防范:
1.不要在楼顶或树下避雨。不要继续在楼顶等建筑物顶部玩耍,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大树下避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2.不要在水面和水边停留。在河里游泳,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等都是十分危险的。
3.不要快速移动。雷雨中最好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受雷击。
4.远离金属物质。在雨中行走时,不能撑铁柄雨伞,收好金属类玩具;避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或电力设备,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外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并丢弃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以减少遭遇雷击的危险。
5.不能玩手机。雷雨天气,尽量不要拨打或接听电话,家里的座机也避免使用,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无能为力。
6.雷雨天气注意穿鞋。在雷雨天气赤脚行走或避雨,会加大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贪玩的孩子应该立即穿上鞋子,或者在脚底垫上塑料等绝缘体。
7.不要淋浴洗澡。行雷闪电时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高层住户还要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告诫孩子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
8.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电线遭雷击断裂,千万不要跑动,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应双脚并拢跳离。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9/06/10/558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