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好水文章 打造贫困区水生态建设“凤凰样板”——访中共凤凰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海峰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编辑:陈诗芹 2018-11-28 18:13:38
时刻新闻
—分享—

01 ????????????????????????????? ??.marked.jpg

凤凰县山、水、城相映成趣,构建了独特的城乡山水景观体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娜 凤凰报道

记者: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水生态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的问题。请问该如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凤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赵海峰:水生态文明建设对凤凰县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凤凰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关键在水生态建设,水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生态问题,更要上升到经济发展命脉的高度。

第一,这是凤凰县经济发展结构的内在要求。凤凰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一业带三化”特色县域经济结构,文化旅游产业产值占GDP比重70%以上。水资源是核心吸引力之一,特别是沱江景观更成为了凤凰旅游的名片。各级领导到凤凰考察都反复叮嘱抓好两件事,一是保护好古城,二是保护好凤凰重要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沱江流域、万溶江流域、白泥江流域更是凤凰旅游开发的集中区域,干净、充足的水资源是凤凰旅游水生态。所以,保护好水资源就是守住凤凰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凤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凤凰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二,这是凤凰县实现稳定持久脱贫发展的现实需要。凤凰县属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湖南省深度贫困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势和喀斯特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高山峡谷较多,平地水田较少,特别是贫困相对集中的腊尔山台地、山江地区等“两山”地区,生态比较脆弱,又是凤凰县城及吉信、山江、筸子坪等重点乡镇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因此,大力发展传统农业或污染型规模农业的道路走不通,必须在发展产业脱贫和生态保护中寻求一条统筹协调的发展之路。这条路就是保护好土壤、保护好水资源,发展好生态有机农业,以好山好水好产品为品牌,在有限耕地面积、有限产量的现实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走绿色有机产品农业发展路子,从而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最终实现稳定脱贫。目前,凤凰县已在腊尔山台地划定30万亩生态农业有机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禁止在河流流域范围内发展规模养殖,从根本上消除土壤面源污染,杜绝水体污染。

第三,这是凤凰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凤凰资源特点和产业结构特色,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也是历史的正确选择。目前,凤凰旅游产业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8万余人,随着凤凰全域旅游进一步专项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绿色融合发展成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当前凤凰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但我们坚决禁止引进和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宁愿连续多年工业增加值低位增长甚至负增长,也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记者:以“生态立县”的凤凰,确定了“生态领一业、一业带三化”的经济发展思路,围绕这一发展思路,凤凰县具体作了哪些工作?

赵海峰: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角,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系发达,风景优美。基于自然地理特点和生态功能特色,凤凰县以“生态立县”,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一生态环保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全县干部群众都认识到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的“金饭碗”,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凤凰县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结对帮扶、城乡网格化治理、行业协会等各种力量,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抓好群众思想教育、深化认识,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克服地方财政压力苦难,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凤凰县先后累计投入3亿元以上,引进首创集团实行城乡给排水PPP项目,完成城区及重点乡镇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地下管网全覆盖。

三是加大水土保护治理力度。凤凰县全面推进小流域整体系统治理模式,将生态保护分为治水、治土、治山“三大保卫战”,对每一条河流实行从源头至下游的全域化、立体式治理。在主要河流发源地的“两山”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在河流流域内生态薄弱区开展植树造林,在流域内禁止发展规模养殖业和加工业,禁止沿河发展餐饮、农家乐等经营行为,在老家寨等重点传统村寨探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并开展径兰溪等沱江支流治理工作。2017年,全县依法取缔长潭岗银鱼诱捕网箱346口、水源保护区养殖场32个,规范沿河餐饮经营场所174家,实现治水常态化。

四是提高产业发展生态门槛。在产业发展思路上,严格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提出发展“特色高效、农旅对接、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环保型、科技型”的现代工业,发展“全域化、全链条、文化化、生态化、休闲化”的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产业项目推进上,划定生态红线,守住生态底线,坚决做到“四个坚决不上”。

五是建立生态环保监管机制。严格落实河长制、护林员等生态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山林、水体保护巡视巡查和监测常态化,实行一河一库一册档案管理制度,对水体质量及流域周边环境进行常态化监测比对,确保水生态环境和水质量良好。同时,执行严格的环境破坏查处措施。

记者:凤凰县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是如何从规划上构建水生态系统格局,打造山、水、城相映成趣的“中国最美丽小城”?

赵海峰:凤凰县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是全国十四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之一,境内河流溪沟密布,是全国最佳生态宜居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2014年以来,凤凰县以创建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围绕建成山、水、城相映成趣,山青水秀、和谐宜居“中国最美丽小城”和塑造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样板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总结提炼出了“一核、两带、三片、四网、满天星”的水生态系统格局,做出了具有凤凰特色的独创性工作。

“一核”即古城核心区,重点关注城市供水、污水收集处理和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两带”即“沱江蓝色生态旅游走廊”和“南方长城经济发展保护带”,致力防洪保安、河道生态、水土保持等工作。“三片”即“腊尔山台地易旱供水保障区”“沱万分水岭易旱供水保障区”“白泥江源头水源涵养区”,保障农业灌溉、水源涵养。“四网”即推动河湖水系连通的“城市水系网”“灌溉供水网”“防洪排涝网”“景观生态网”。“满天星”即散布在凤凰县域各土家族、苗族村寨的星罗棋布的水井,这些水井是当地错落的饮水水源地,是农村地区饮水安全保障的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编辑:陈诗芹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8/11/28/10847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