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乡融合发展不能忽略水的文化韵味

来源:红网 作者:李玥 编辑:刘娜 2018-11-20 17:23:13
时刻新闻
—分享—

正所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凡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依傍山水,山水与城池融为一体。无论时代如何向前推移,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宜居环境,依然是城市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株洲以“洲”命名,山水河湖城相融合,的确是一座“水生态文明城市”。正如报道中所言,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如今漫步在株洲大江小河边,处处呈现“江穿城、城镶山、山拥绿、绿映景”的秀美图景,韵味十足。

“水有五韵,净柔韧容无”,可谓韵味齐全,这归根到底体现出的是一种水的文化韵味。一方面,“水之韵”源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水极高的礼赞。水利万物,诸如儒家文化也肯定“水谦和而不争、柔弱却又坚定”,实是寄托了人们对水文化的敬意。水之“不争”,并非不为,它的文化韵味也源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不争”之水的无穷伟力,以及它的不可冒犯。

当然,正因为水“利万物”之本性,正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无论是古今中外,大城小镇多以“逐水草而居”,使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协调,共生共长,互取所需。古希腊哲人泰列斯认为“万物起源于水,又复归于水”,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道理如出一辙。所以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我们应当看到水这一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韵味,并且从人文角度,解读这一文化韵味中所蕴涵着的时代价值,打造实现与“水”的和谐共处。“人有五德,礼义仁智信;水有五韵,净柔韧容无。逐水而居,方解水之韵;因水而兴,方知水之贵”,株洲基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融合发展案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另一方面,新型城乡融合其实也在全新构建一种新的文化。这种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显然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延伸。“优化产业治污染,治理河流兴生态,打造景观文化”,新闻中所提到的万丰湖,无疑将这三句话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现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万丰湖生态水系连通工程,不仅仅是集“水利建设、生态修复、河道治理、防洪工程与园林工程”五大特色于一身的自然景观区,更是呈现水之文化韵味的载体。若不是伴湖而居,人们或许难以体会,曾经淤泥堆积、污水横流的沼泽地,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味浓厚的旅游休闲胜地。正所谓“水绕青山转、水润株洲城”,株洲更加靓丽。

融合发展延伸出来无穷的水的文化韵味,赖人寻味的同时也叫人心向往之。唯有秉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以水为媒,共建、共享未来新型城乡的美丽生活,才能真正让城乡环境靓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越是文化的,越是有力的,所以也只有城乡融合发展中,以传承的视角,让文化之水从历史的河流中走来,奔向现在与未来,才能真正感知水的无穷力量。显而易见,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必将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新增长点。

文/李玥

来源:红网

作者:李玥

编辑:刘娜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8/11/20/8059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