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是生命之源,小小水龙头里,流淌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农村群众用上自来水,既是民声所呼,也是政府应履之责。近年来,长沙市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作,特别是2025年长沙市出台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吹响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攻坚冲锋号。红网长沙站联合长沙市水利局共同推出专题《净水润农家》,看全市水利部门如何全力打通集中供水的“最后一公里”,让“放心水”“优质水”流入农村千家万户。

莲花镇三和村梅家坳组村民贺贵荣用上了稳定水压的自来水。

莲花镇转供水厂的增压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彭超 长沙报道
“现在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再也不用为没水用发愁了!”今年9月,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三和村先锋组8户村民用上自来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023年起,湖南湘江新区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手,分年度、分批次推动供水网络向偏远村组、薄弱区域延伸。通过在莲花镇等7个街(镇)的37个村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铺设供水管网总里程约1500公里,推进城乡供水联网,目前已实现全域行政村农村自来水全覆盖。
解难题 自来水哗哗上农家
用上充足清洁的自来水一直是村民心中的期盼。
解决用水问题,关键在于对症下药。2023年,三和村先锋组完成自来水入户施工,但有地势较高的8户居民家中水压不足,用水高峰期无水。湖南湘江新区楚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楚兴水务”)了解到此情况后,积极协商决策,增设一台增压泵,成功解决了该组居民的用水难题。在村民黎建新家,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来。“水压上来了,三楼用水都不成问题了!”老黎满脸笑意地说。
在莲花镇三和村梅家坳组,也存在这样的供水难题,由于用户地势太高供水压力不足影响居民用水体验。楚兴水务采取了管道改造的办法,将入组支管道接入新建增压管道,以此来解决用水压力不足的问题。“现在用水不是问题了,舒心!” 村民贺贵荣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近三年来,湖南湘江新区大力推进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坚持城乡同标,一方面淘汰老旧PE管,选用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配套流量计、漏损预警及自动调控等设备,提升管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推进城市自来水延伸工程向农村地区覆盖,关停并转小、低标准水厂,推动城乡管网互联互通,成环成网。2023-2024年农村供水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62亿元,铺设管道1192公里,覆盖农村居民2.6万户,2025年项目预计12月完工,届时约16万农村居民将直接受益。
勇破局 供水痛点逐步解决
农村供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资金需求大,钱从哪里来? 新区大胆开展系统性改革,以“三统一多”(即统一主体、统一供排水、统一投建管、多元投入)破局。
新区依托“授权经营”模式,将农村供水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全面移交专业公司,实施区域统管。采用现代企业治理方式,变“粗放管理”为“标准服务”,彻底改变了新区农村供水体系的格局。通过盘活供水工程存量资产,将其作为资本金注入,撬动银行政策性贷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定资金保障。并建立起“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机制,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保障了项目长期可持续运营,实现 “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农村供水工程线长面广,布局分散,存量管网建设早,标准低,运行情况不佳。如何在补齐管网建设“先天不足”短板的同时,破解“后天养护”困境?
管网漏损、水费欠缴、维修养护问题一直是农村自来水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和分散管理模式,建立公司主导的专业化、统管化运维体系。通过普及智能水表,推进线上缴费,规范现金收费,搭建智慧供水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水费收缴率显著提升,“用水省心、缴费放心”成为农村群众的普遍感受。同时,组建一支专业的运维团队,全面负责水源保护、水厂运行、管网维护、水质检测、应急抢修等核心业务。“我们建立集中统一的供水调度智慧中心,依托智慧平台对全区供水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统一调度;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实行‘集中受理、统一派单、快速处置、闭环管理’,确保从‘源头到龙头’全链条供水安全可控。”湖南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显成效 供水保证率跃升至95%以上
改革的成效如何?一组数据展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的成果。
今年以来,新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供水能力提升40%以上,供水保证率跃升至95%以上,解决了节假日、高峰期、旱季供水难题;水质综合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居民喝上与城区同质的“放心水”;管网漏损率降低、水费收缴率提高,企业经营状况根本性改善;“30分钟响应、1小时到场”的抢修承诺落地,投诉率下降超50%,用户满意度达95%以上。
新区用改革实践印证了农村供水改革的关键路径:机制创新是前提,通过“授权经营”破解多头管理困局;盘活存量是基础,将政府资产转化为“活资本”,破解资金瓶颈;政企协同是保障,明确政府监管与企业运营边界,形成合力;城乡同标与智慧赋能是核心,通过设施、服务、技术同步升级,缩小城乡差距。
“湘江新区把金融活水引向阡陌沃野,让项目建设与百姓饮水保障紧密相连,既牵牢了‘资金’关键牛鼻子,更下活了区域供水发展整盘棋。”这是长沙市纪委监委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联动市水利局工作组,在一线走访调研中的深切感触。
下一步,湖南湘江新区将持续深化改革,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智慧化水平,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惠民,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编辑:胡红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954/68/153779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