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宁乡:冬修水利正当时,山塘“蝶变”向春行
2025-01-17 16:58:58 字号:

宁乡:冬修水利正当时,山塘“蝶变”向春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在宁乡灰汤镇古南桥村,曾经的“碟子塘”老屋塘,经过清淤后重新焕发生机,大大提升蓄水能力;在横市镇利民村,大型机械在栗塘大塘来回穿梭,党员带头,村民参与,齐心协力为山塘“除病去险”;在喻家坳乡太平山村,一口口山塘挺起了“腰板”,为村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冬修水利,正当其时。修堤筑坝、除险加固、清淤疏浚……连日来,在宁乡广袤的乡村田野,呈现着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宁乡抢抓初冬晴好天气,加快推进山塘清淤扩容、沟渠疏浚,为来年春耕备耕和防汛抗旱夯实基础。

科学规划,全市一盘棋

对于灰汤镇古南桥村村民们来说,近期身边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村里那口老屋塘的“新生”。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屋塘,曾经是村里的骨干山塘。因年久失修,蓄水能力大幅下降。“古南桥村处于洞庭水库尾灌区,一到用水高峰时缺水严重,村民生活生产用水都要依赖这些山塘。”村上负责水利建设干部谭礼青介绍道。

去年12月底,在宁乡市水利局支持下,古南桥村启动山塘清淤扩容行动。经过10多天的施工,老屋塘重焕生机,蓄水面积达到10亩,蓄水量达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由原来的50亩提高至80亩。目前,古南桥村已经成功清淤了4口山塘,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修塘如修仓,蓄水如蓄粮。记者从宁乡市水利局了解到,从2022年开始,宁乡持续推行“三大水利工程”建设,并于2024年编制了《宁乡市三大水利工程及六个难点问题建设方案》,按照“市级统筹、镇村实施、多元投入、民办公助”的原则,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力保来年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毛塘大塘。

随着行动全面铺开,楚沩大地上,冬修水利的热潮正一浪接一浪。

“山塘大变样,今年我们的生活也要节节高了。”走进宁乡市横市镇向阳村,占地10多亩的毛塘大塘,在冬日暖阳下波光粼粼。曾经它是年久失修的“碟子塘”,如今在宁乡山塘清淤扩容行动的加持下,成功“逆袭”,蓄水量大2万多立方米,能轻松灌溉100多亩水田。

“村子以北地势较高,黄材水渠的水难以惠及,村里三分之一的水田都以来山塘灌溉。”村支书唐志光介绍,2025 年,村里计划对10多骨干山塘进行清淤扩容,造福百姓。

喻家坳乡太平山村文塘大塘。

在喻家坳乡太平山村高峰组,建于1965年的文塘大塘原本坝溃烂,塘涵漏水严重,蓄水能力差,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经过“诊治”,如今蓄水深度由原来的2米多增加到4米,蓄水量达到2.4万立方米,使农田灌溉得到了保障。

目前,宁乡2024—2025年度“三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计划完成山塘清淤整治不少于720口,完成沟渠整治不少于65处78.97km。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有10个乡镇125口山塘开工建设,已完工40口;沟渠整治开工64处35.8km,已完工3处2.4km。

党群同心,家园大变样

大挖机、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趁着晴好天气加紧施工,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横市镇利民村的山塘清淤扩容行动正热火朝天。

“这口塘叫栗塘,是村里最大的一口山塘,已经有70多年了,村民们对它有很深的感情。”每天,村里的老人张喜祥都要到现场走一走,见证山塘一点一滴的蝶变。

栗塘。

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栗塘,面积达42亩,是周边栗塘组、石山组、黄泥组、东风组等1000多名村民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保障。

“我们是从去年12月底开始动工,目前已经清理出 2 万多方淤泥,同时还在进行护坡等工作,并对山塘周边进行美化。”村书记李健文介绍,预计栗塘完成清淤后,蓄水深度将达到3米多,蓄水量可达5万多立方米,能灌溉300亩水田。这将大大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清淤整治之前,村里的党员、村民组长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召开屋场会议,详细说明山塘清淤的重要性,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在清淤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泥巴、碎石等,村民们主动清扫,齐心协力维护好环境,用实际行动为山塘清淤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塘清淤,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凝聚了民心的民生工程。在宁乡,党员“三亮三比”展风采,乡贤投资捐物树典范,群众筹工筹劳不停歇,展现着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施工中的桐木塘。

在东湖塘镇东湖社区,十余名施工人员正抓紧对桐木塘塘堤进行混凝土浇筑。原先桐木塘渗漏严重,经过清淤和防渗处理后,预计可以提升蓄水量4500立方米,总蓄水量能达到1.5万立方米,灌溉周边115亩水田。”东湖塘镇水利管理站站长张良利介绍道,东湖塘镇是宁乡有名的干旱死角之一,东湖社区没有外来水源,灌溉用水全部来自大大小小的一口口山塘。

在宁乡市水利局的支持指导下,今年东湖片区计划清淤扩容20口山塘。在行动中,东湖社区不少村民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像我们清出来的3000多方淤泥,许多村民都无偿将家里闲置的土地腾让出来,为山塘清淤创造便利条件,确保了施工进度。”张良利表示。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接下来,宁乡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抢抓天气,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工程项目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为来年抗旱保收打好基础。

“我们将切实针对水利建设中存在的渠道不畅、管网不通、缺少水源等六大难题,划分重点片区,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开展三大水利工程,为宁乡粮食稳产稳收、防汛抗旱奠定良好基础。”宁乡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一处处山塘整治旧貌换新颜,守护着岁岁丰年;一条条灌溉管网纵横如血脉,充盈着蓬勃生机;一片片节水设施科学布田间,谱写着绿色发展的新乐章……楚沩大地上,持续开创水利建设的新局面,一幅人水共生的和谐盛景正渐渐浮现。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胡红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