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衡阳市,一场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水利管理方式变革正悄然重塑着这座城市的水治理格局。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衡阳市水利系统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域、智能协同的数字孪生生态体系,为守护江河、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科技赋能河湖管护。
衡阳水利数字孪生平台为湘江、蒸水、耒水等骨干水系及其支流打造了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镜像”。这一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物理世界的河流、水库、堤防、闸坝等水利工程进行全要素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和精准化决策支持。
“我们加强了同公安网技、网信、数据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确保智慧河湖数字生态自主、安全、可控。同时,完善了系统生态的规制和管理制度,确保技术安全可控、管理科学规范。”衡阳市河湖与水资源中心主任肖静介绍。
在这一强大的数字孪生基座之上,衡阳打造了智慧河湖指挥中枢,系统整合接入各类监测数据与业务系统,实现河湖状态的“一屏总览、一网统管”。管理者可基于孪生平台进行直观的可视化调度,对河湖健康、岸线利用、水域事件等进行高效协同处置,显著提升了河湖长制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平台通过全要素数字化映射,实现对河湖水系状态、工程运行工况、水资源动态的实时、立体、透明化掌控,让管理者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全域水情。”衡阳市水利局二级调研员周高生说。
系统利用关键河段的高清摄像头与AI(人工智能)识别技术,24小时自动识别水面漂浮物、垃圾聚集点、违规排污等异常。一旦发现问题,平台将自动生成预警信息,联动保洁力量快速响应,大幅度提升保洁效率,确保母亲河“水清岸洁”常态长效。
在重点采砂管理河段,衡阳部署了集视频监控、雷达探测、电子围栏、船舶定位等于一体的智能监控网络。系统在数字孪生环境中实时追踪采(运)砂船舶动态,对越界开采、非法盗采、未按规定作业等行为进行智能识别与自动报警,为规范河道采砂秩序、保护河道生态筑起坚实“技防”屏障。
科技赋能,衡阳河湖管护工作打破了传统水利管理中数据孤岛、业务割裂的困境,实现了信息的互通共享、业务的智能协同、决策的科学精准,也为公众参与河湖保护、获取水情服务开辟了新渠道,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保护治理新格局。
“数字孪生让水利管理从‘凭经验拍板’变成‘靠数据说话’。”衡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志敏说,未来,衡阳将让“数字基建”和“人才队伍”齐头并进,用更智慧的水网护佑城市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报
编辑:刘秋平 实习生 梅寒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942/64/1521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