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靶向治” 夯筑“发展基”
——怀化市河长制工作掠影
和平城劲舞龙头激活“水文章”
盛夏季节酷暑难耐,“浪里白条”们自有降温养生的好手段。星期六下午5时许,㵲水河芷江县城段,芷江城居民蔡尚钦如约出现在他自称钟爱一生的水世界,“这个水好清爽好清凉哦!每天不来扑腾一回,简直对不起天工造物。”他和那帮老少哥们嘻嘻哈哈互相打趣着,次第往河里下饺子,“这么又闷又热的日子里,除了亲妈,也就是‘水妈’最亲。”老蔡水性好,不少认识他的人尊称他是“浪里白条”,少年时期就读过《水浒传》的他当然知道浪里白条是几个意思。“五黄六月天呆在岸上当然不行,宅在家里更不行,那不是哈里哈气,让天老爷蒸包子馒头!”眼见水面上的人头越来越多,不光有公的还有母的,老蔡不知是否涨了人来疯,嘻嘻哈哈地妙趣横生,“㵲水河名义上是条河,实质上跟一条江差不多,天宽吧宽,只要你有本事,你啷个弄都没问题。”得意忘形间他老生常谈,将“蛮多人说夏天不好过,其实夏天很好过,比冬天好过多了,好玩多了”的价值三观复又上线絮叨。
芷江罗旧镇污水处理工程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项目。
“游粉”老蔡们能在㵲水河里“泡夏”泡出今日这番惬意光景,得益于“水妈”通体清净宜人,得益于和平城经年多管齐下,致力于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得益于当地河长制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芷江强力推行河长制工作,为此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2024年实施河长制工作要点》和《芷江侗族自治县2024实施河长制工作评价办法》,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和重点任务,务求落实到位,并将河长办与水利风景建设办公室合署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以强化工作责任。和平湖在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全国高质量水利风景区及全国传承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和平湖夜游项目应运而生。今年,为加强河湖保护,芷江人大成立专班,密集调研集思广益,拟出台和平湖保护条例。结合河长办工作,和平城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为水系连通项目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等方面进行生态保护建设,结合乡村振兴等,倾力打造水美乡村。
芷江锚定“人水和谐”理念,以“河长领治、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三级联动机制,织密全域水治理网络,通过法治护水、节水增效、生态修复,实现江河安澜、碧波荡漾,将治水成果转化为生态之美、产业之兴、百姓之富,走出了生态与发展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该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将水资源管理指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刚性约束推动责任落实。县水利局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作战,实现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全方位维护水事秩序。 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惠及数万居民,管网漏损率大幅降低;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力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日处理生活废水1万吨,出水达标率超98%。通过打造美丽河湖、健康河湖,一批水清岸绿、人水相亲的生态景观带成为群众休闲好去处,㵲水河首当其冲,升格为县内外群众有口皆碑的秀水河、景观河、文旅河、亲民河、“泡夏”河。
芷江请来省里专家抽样检测河砂被非法采集情况。
芷江通过科学规划、价值量化、市场交易、产权明晰、金融赋能五大举措协同发力,激活沉睡的水生态资源,在生态底色守护与发展动能之间找到一种良性平衡,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注入“绿色活水”。精准划定水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底线,明确“水生态+文旅”“水生态+农业”等重点开发方向,着力疏通水生态产品从“生态优势”到“经济收益”的关键环节。 金融杠杆强力介入,芷江农村商业银行适时创新,推出以“水”权证为抵押的系列绿色金融贷款产品,有效破解了水生态项目融资、担保等老大难问题。
“夜郎根”跨省联动深耕“责任田”
同样是治水,“楚尾黔首夜郎根”的一大创建,“定投”于跨界河流共治。㵲水河源自贵州瓮安,流经黄平、施秉、玉屏等县,从贵州大龙流入湖南新晃。 当地百姓屡有吐槽,指以前新晃、玉屏借故“上下游、左右岸”每每推诿扯皮,相关管护等责任不精准、不落实,共管河段水生植物及漂浮垃圾密布,严重影响河流水质及周边环境。
新晃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重现母亲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原生态底蕴,玉屏、新晃两县积极探索构建管水、护水、治水、用水、活水“五位一体”水生态治理模式,推行落实“一河一策”,形成由两县总河长牵头、各级河长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持续推动邻县互派河长,强化流域生态协同治理力度,变既往“各自为政” 为如今“齐抓共管”。2022年8月,双方签订工作协议,明确做好跨界河流的联防联控,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管护机制。
关起门来是一家,要说就说大白话。
跨省联动,深耕治水“责任田”的工作规范,要求“夜郎根”从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入手,不断完善“户分类、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确保河道保洁常态化。联合巡查制度项下,新晃主动与贵州省接边县区沟通对接,在与玉屏方面签署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的同时,还与大龙经济开发区签署共同应对跨界流域(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框架协议,明确统筹协调、监测预警、问题处置等9项合作内容,实现跨界河流从“分段治”到“全域治”的转变。为打好治水“组合拳”,两地不断加大现代高科技投入力度,采取无人机空中巡、河艇水中巡、巡河志愿小分队沿岸巡等方式,打造“海、陆、空”立体化监管网络。
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年以来,新晃及时调整河长制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同时将河长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有效提升了河长责任意识。该县强化问题整治,改善河湖环境;推进生态修复,提升河湖功能;推进河湖划界及健康河湖评价,提升管护基础;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多措并举,渐渐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
怀化市“一江六水”谋划“靶向治”
2024年,㵲水大型灌区工程被纳入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2024年,市域内3条河流(段)获评省级“幸福河湖”;2024年,“探索水生态产品‘变现’路径”获评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2024年,怀化各地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河湖长制部署安排,始终坚持“一江六水”系统联治,推动河湖面貌持续向好,全市地表水水质重返全国地级城市前30名。
论及怀化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市林(河田)长制办公室业务负责人表示,全市统筹联动聚合力,协同管水提质效,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及暗访督导,召开市总河长会议全面部署,15位市级河长亲自带头巡河,协调解决河湖问题。着眼于完善“河长+”机制,水利部门加强与检察、公安、环保等部门的协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和专项整治131次;深化跨界联动,与贵州玉屏、天柱及广西三江等地签署联防联控协议,构建湘黔桂三省四地联合监测网络。市里将河长制工作重点难点指标纳入对县(市、区)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从而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系统施策强根基,靶向治水创实绩。2024年,全市共实施117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56座水库雨水情测报建设,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116个、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193个、医疗机构污水处理问题排查整治18个、污水处理厂整治4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率为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8.67%以上。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33.94平方公里的同时,加快建设生态护岸12.3公里,清运河库垃圾1.44万吨,河湖生态持续改善,生态修复成效凸显。
重拳整治固防线,铁腕护水促长效。2024年省、市两级共交办涉河重点问题79个,已完成整改75个,其中省环保督察反馈的5个问题全部销号。针对“四乱”,职能部门整治出硬招,共计开展1468个河湖卫星遥感图斑核查,完成654个属实问题整改,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23.9公里。岸线管控措施得力,屏障夯筑行之有效。全年共计完成水普外638条山区河道划界及4条河流健康评价,对2个未批先建项目进行了督办,并且完善了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有利推动了河湖管护提质增效。
创新赋能添活力,多元兴水谱新篇。全市上下勇于改革攻坚,不断闯新路,创佳绩。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初见成效,“探索水生态产品‘变现’路径”获评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相关县(市、区)持续深化“河小青”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充分彰显“河长制”全民共理的威力与成效。深化水旅融合大见真章,沅水、㵲水等河岸滨水风光带展露真容,建成清江湖水文化示范基地、和平湖水利风景区展览厅等特色节点,建设1条国家幸福河湖(全省仅3条)及211个县乡幸福河段。
舍得花大价钱,善于办大事情。
齐协力人水和谐筑牢“发展基”
守护一汪碧水、打造特色亮点,麻阳是个难能可贵的“优等生”。该县不断夯实河长制工作的原动力,坚持以解决河流、水库存在突出问题为目标导向,推动辰水流域水域岸线保护有力有效、水质面貌持续向好,不断提升河湖管护能力。由于在全省率先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长寿之乡业已形成节水灌溉、水电利用、水土保持、城乡供水、地热、矿泉水等多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被列为全国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区域,相关“探索水生态产品‘变现’路径”被评为“乐水杯”2024年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山清水秀麻阳城。
芷江在扎实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架构起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的和谐生态。以开展农业用水权改革全国试点工作为抓手,实行水资源核量到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农业用水空间不均衡问题。另一方面,和平城水生态产品培育工作毕竟起步较晚,各项基础工作仍需迎头赶上;乡村水生态整合治理资金缺口较大,统筹力度仍需强化;河湖管护水平有待提高,个别地方河道保洁处置不及时等现象仍有发生。
“夜郎根”与贵州毗邻县域联防联控、携手共治跨界河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缺乏从流域整体出发的统一规划,部分治理措施难以协同;评估标准存在差异,执法有分歧等。
2024年以来,中方县在河长制工作体系、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样板河”建设、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规范化常态化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今年该县将明确目标任务,量化核心指标,进一步抓好相关工作落实,确保年度综合评价继续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为落实“一河一策”,生态城针对每条溪、每条河湖的生态现状和治理难点,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明确污染源管控、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等具体措施;为丰富“优秀河长”“示范河段”等活动内容,推广“生态护岸”“湿地净化”等创新案例,激发基层争先创优动力。
“成效明显,瓶颈张目”是对怀化市河长制工作现状的一种尴尬而客观的“素描”。河长制推行8年来,职能部门中的少数人,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战略价值等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受机构调整影响,一些地方对压实河长制责任、抓好河湖管护思想有所懈怠、干劲有所下滑,不良苗头令人侧目;没有安排相关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河长制工作的承上启下因此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去年,相关县域决策层下达了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方案,明确不再保留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县级领导不兼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凡此种种,对其调度和督促县、乡镇级河长开展河长制工作形成硬性制约。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内,水资源都是举足轻重、须臾不可或缺的发展之基、稳定之基,在此前提下,持之以恒、科学有序开展好河长制工作,现实意义、战略意识不言而喻。市林(河田)长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怀化将千方百计,继续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河长制“六大任务”,全面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杨林斌 刘敏 孙昕
编辑:刘秋平 实习生 梅寒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