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渠水长流 薪火长传——韶山灌区全力打造“全国现代化灌区标杆”
2024-12-23 17:11:46 字号:

渠水长流 薪火长传——韶山灌区全力打造“全国现代化灌区标杆”

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水利部办公厅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共和国水利故事讲述人”名单,韶山灌区顺利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这座“年近花甲”的水利工程,再添一张金灿灿的名片。

韶山灌区,镶嵌在湘中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一个个引水渡槽跨越南北、互济东西;一条条输水灌渠四通八达,滋养沃野。建成通水半个多世纪以来,韶山灌区灌溉着3市7县百万亩农田,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韶山灌区灌溉着湘中地区3市7县百万亩农田。

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奋力打造“高效节水型、智慧管理型、特色文化型、绿色生态型”的全国现代化灌区标杆。

劲挥项目建设“大手笔”,灌区现代化改造步伐加快

冬修水利,夏保安澜。

深冬时节,韶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体韶灌人以奋斗之姿,保障灌区农业灌溉及群众生活用水,护航粮食安全。

韶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规划改造灌溉面积96.3万亩,总投资8.4亿元,不仅是我省获批的8个灌区中,投资最多的灌区,也是湘潭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个水利投资项目。

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劲挥项目建设“大手笔”。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67亿元,建设内容主要为引水渠改造、干支渠防渗衬砌、渠系建筑物改造、渠道维养道路建设、管理用房修缮与改造等。

韶山灌区“楠竹长虹”渡槽成功合龙。

“涓上飞涟”和“楠竹长虹”两个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渡槽爆破重建,是该项目重点内容之一。今年1月28日,“涓上飞涟”渡槽槽身完成吊装,顺利合龙;3月13日,随着最后一榀槽身混凝土浇筑完成,“楠竹长虹”渡槽合龙。这两座渡槽提前一年完成重建任务,也标志着韶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建设取得成功。

一座灌区工程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法治护航。2022年,我省首部针对单个灌区和单个水利工程的专门性立法——《湘潭市韶山灌区工程管护条例》颁布实施,灌区建设管护从此有法可依。据统计,《条例》实施近3年来,依法处理各类违法事件10余起。

今年4月,一村民非法砍伐渠道防护林木,被处以2000元行政处罚,并责令其补种4棵树,沿渠张贴检讨书。这是《条例》实施以来、韶灌局委托执法行政立案处理的第一起案件。这次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给当事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也为社会公众树立了一条明确的法律红线,标志着韶山灌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逐步加强。

今年上半年,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条例》等“四法一决定”实施情况检查,对韶灌局依法治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为推进韶山灌区高质量发展,韶灌局还积极探索标准化管理新路径。该局在全省率先开展“管养分离”改革,改变由渠道维修员承包管养的传统工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弥补基层维修管护专业技术力量不足问题。韶山灌区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整治安全隐患,灌区管理逐渐向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转变。

今年初,韶山灌区成为第一批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大中型灌区,系全省唯一。

推动文化旅游“大融合”,红色灌区绽放持久魅力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其中之一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围绕答好习近平总书记“融合命题”,韶灌局充分挖掘和发挥优质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利等资源优势,立足实际谋划一批“水利+旅游”项目,提出我的韶山行、水利韶灌行,全力推进韶灌1965品牌行动。

水质清澈、风景如画的水府庙水库。

9月,备受瞩目的《韶山灌区志》新书发布会举行。该志书历时8年,十易其稿,填补了我省公开出版水利建设工程志的空白。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记述了从1958年兴建水府庙水库到2015年近60年,韶山灌区工程决策、建设、管理、效益、影响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韶山灌区志》新书发布会在韶山市举行。

近年来,韶山灌区通过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走进韶山灌区,一路上有山水、有渡槽、有隧洞,还有水库、田野、鸡鸭,韶山灌区5条主干渠将周边乡村风景联串一体,景色令人陶醉。

韶山灌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今年,还入选了湖南省美丽河湖。韶山灌区灌溉研究所入选国家2024绿色长征科考阵地。如今,灌区沿渠绿化率超96%,形成“百里渠道百里林,树绿堤固水长清”的怡人美景。灌区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是韶山市城市饮用水源、湘潭市应急水源。

目前,韶灌局正积极打造“穿阅韶灌、追溯银河、红色传承”3个系列7条旅游线路,加快推动“两天一晚看韶灌”产品落地落实,吸引更多游客目光。今年国庆期间携家人慕名前来旅游的江西游客袁先生说,亲山亲水的灌区生态游,让人放松身心,享受到真正的“慢生活”。

“韶灌杯”半程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不仅如此,韶山灌区还充分发挥“体育+文旅”融合型旅游目的地优势,连续多年举办“韶灌杯”半程马拉松越野赛,承办各级各系统徒步穿越韶山灌区活动。

11月,2024湖南省“韶灌杯”暨湘潭市第九届“湘韵·乡情”半程马拉松越野赛激情开跑。赛道沿途绿树成荫,风景秀丽,选手们一边享受运动的快乐,一边观赏韶山灌区风景,为灌区增添了别样风采。

今年夏天,由韶灌局主办的“韶灌杯”全国山水诗词大赛,亦是展示韶山灌区独特人文魅力和水利美景,传承多彩文脉的有力见证。40天里,参赛者来稿呈“井喷”之势,累计收到投稿1672首,还有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投稿,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韶山灌区的深厚感情。

写好节水用水治水“大文章”,服务“三农”提质提效

湘潭县石潭镇没有水库水源。然而,通过韶山灌区水源灌溉,在这里建成了全市唯一的“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

今年3月15日,韶山灌区右干渠古城支渠比原计划提前通水,极大方便了万亩示范片机械化作业和集中连片春耕生产。4月16日,示范片核心区早稻栽插完成,比往年提前近10天。

建设韶山灌区的初心,就是要彻底改变湘中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百姓“靠天吃饭”的状况。建成通水近60年来,韶山灌区已成为我省面积最大的引水灌区,湘中地区过去贫瘠的土地,蝶变为富饶的“大粮仓”。

一代代接续奋斗的韶灌人,从来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他们以服务“三农”为根本,让农业灌溉效益进一步提质。

在节水方面,韶灌局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将用水指标分解到县(市、区),落实到支渠,具体到每一次轮灌,实现水资源精细化分类管理。2023年,韶山灌区灌溉有效利用系数0.5622,被中国灌区协会授予“全国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

施工人员对韶山灌区“飞涟灌万顷”渡槽开展“大体检”。李新辉 摄

在用水方面,韶山灌区每年持续稳定供应农业灌溉用水约4.3亿立方米、城镇及工业用水1000余万立方米。“喝”着韶灌水,湘乡市山枣镇山枣村逐步构建起渔业兴村发展格局;宁乡市烟叶种植渐成规模;在雨湖区“长大”的澳洲龙虾达到制作“刺身”的标准……在稳住“粮袋子”的同时,韶山灌区也鼓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

在治水方面,韶灌局全面梳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任务,密切与气象、水文等部门单位联系,加强横向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科学制定防汛标准化手册,夯实防汛抗旱工作基础。

今年夏天,台风“格美”来袭,韶灌局防汛压力陡然增大。韶灌局上下科学防汛、全员防汛、时时防汛,有效应对了“5·26”“7·28”特大暴雨侵袭,成功应对“7·2”洪峰错峰泄洪,全力保障灌区工程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洋潭引水枢纽工程,是韶山灌区的“龙头”和“心脏”,每年从水府庙水库引入约10亿立方米水源。洋潭引水枢纽管理处,是韶山灌区最偏远的基层单位,仅有13名干部职工,其中党员占一半以上。他们用心用情守护着这座“年近花甲”的水利工程。

横卧在涟水之上的洋潭大坝。

今年汛期,面对多轮强暴雨袭击,在韶灌局坚强领导下,洋潭引水枢纽管理处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防汛一线,确保洋潭水库行洪期间“岿然不动”。

11月26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洋潭引水枢纽管理处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渠水长流,薪火长传!韶山灌区这一水利渠、民生渠、幸福渠,历经数十年栉风沐雨,正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扛起新使命,开启新征途,朝着“全国现代化灌区标杆”目标昂首迈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婷 王帅楠 徐冰

编辑:刘秋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