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清岸绿皆是景,人水和谐幸福来。湖南着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对河湖管护治理成效的期盼,满足人民群众对水的最大需求,让每滴水都成为幸福源泉。2023年,湖南省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红网组织开展了“幸福河湖”征集活动,树立幸福河湖典型,助力营造全社会爱河、护河、管河的良好氛围,探索了“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幸福河湖建设的实践路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贾迪 通讯员 任小双 常德报道
沙河,北起冲柳高水河口,南至广益路,全长4.1公里,面积约120公顷。近年来,西洞庭管理区统筹推进生态修复、防洪排涝、市民休闲,在解决水体脏乱差臭问题的同时,注重处理好水与景、景与人的关系,让群众在良好水生态环境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沙河。
聚力难点
打造水生态靓丽名片
沙河,这条蜿蜒流淌于西洞庭大地的河流,曾经在未开展河长制工作之前,面临着一系列令人堪忧的状况。
那时的沙河,河面被鱼塘、荷塘侵占,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肆无忌惮地排入其中,河水污浊不堪,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随着城市建设,河道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河道内淤积现象严重,大量的泥沙和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阻塞了河道,还影响了河流的正常功能,降低了其行洪能力。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种类急剧减少,曾经生机勃勃的沙河变得死气沉沉,河道沿线脏、乱、臭的生态环境更是直接影响了周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然而,随着河长制工作的大力推进,一场轰轰烈烈的守护沙河、守护水美洞庭城的行动拉开了帷幕。西洞庭管理区各级河长勇挑重担,深入了解沙河的每一处细节,精心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为沙河的未来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在排污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关停、搬迁周边两处大型工厂,减少面源污染,控制周边农田农药化肥的使用,全面排查河道两岸有无排污口设置,强化对污染源的全面排查和严格监管。
在清淤保畅方面,组织实施河道清淤全长4.1公里,面积约120公顷,河道护岸整治全长8.2公里,定期清理河道及两岸垃圾。
在助力“全域旅游”方面,解决沙河水体黑臭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和恢复了河道的原始流态,挖掘自然的原始美,并依托主干水系,贯通沿河慢行通道,为群众游玩出行和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如今的沙河,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河湖治理不止要“清”更要“管”。西洞庭管理区始终把河湖保护治理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任务,为创建“青山绿水”洞庭城,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彰显了滨湖水乡、农垦文化的自然文化魅力。
完善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全区形成了“区级河长统筹引领、乡级河长落实推进、村级河长常态监管”的河长治河格局。同时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深化“河长+部门”对口机制,进一步压实成员单位和对口协助责任联系单位工作职责;深化“河长+警长”协作机制,提升河湖管护效能,推动形成河湖长牵头、河长办统筹、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作联动的工作合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限期整改,推动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严厉查处和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涉河违法行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健全河湖管护保洁机制;强化河湖水域清障保洁、岸坡维护,提升河湖水质;做好区域内河流周边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
持续推进示范河湖建设。将样板河湖建设作为河长制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协调资金使用、加大工作力度,以“一乡一样板”为目标,推动街道、镇争创河湖管理和河长制工作的示范样板。同时也让区域内河湖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更好地造福全区人民。
加大宣传鼓励群众参与。持续推动河湖保护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河湖管理与保护,爱河、护河、惜河的良好氛围;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河湖巡查、垃圾清理,充分调动民间河长、社会团体、“河小青”等社会力量开展河湖管理保护的积极性、参与度。
傍晚时分,沙河沿线景观带依然游人如织,广场舞、乐队排练、儿童嬉闹络绎不绝,这是西洞庭管理区创建“美丽河湖”结下的累累硕果。
下一步,西洞庭管理区将继续坚持河长制,不断加强对河湖的保护和管理,让河流永远保持着青春与活力。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贾迪 任小双
编辑:刘暄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840/96/1397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