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彭国强 谭坤山 陈冬春 祁东报道
日前,在衡阳市祁东县冬修水利建设动员会上,源山水库管理所的灌区工程运行管护经验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小水库,大作为。源山水库管理所这个仅有4名工作人员的小(一)型水管单位,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用多年的持续坚守确保了灌区1万余亩农田的灌溉畅通,为助农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抗旱,灌区增加灌溉面积2000余亩,为灌区群众增收130余万元。
2022年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在祁东县调研抗旱工作时,对源山水库科学蓄水和科学调度保灌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精细的管理,使得源山水库成了祁东县小型水库管理样板点,接待了省内外多家单位的示范参观,为祁东县荣获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增添助力。
巡查养护,全年不断线。源山水库管理所干部职工对灌区工程进行常态化巡查养护,发现问题,能够自己处理的当即处理,不能当场解决的建立台账,制订计划想方设法解决。今年以来,有记录可查的巡查次数达200人次,发现不正常状态18处,处理措施全部落实。
精打细算,勤俭搞养护。干部职工把灌区工地当阵地、把群众的防汛抗旱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全力做好灌区渠道的日常维护和清淤整修工作。为节约资金,小工程、险工险段自己动手做。工程量大的,尽量利用农闲时节,临时聘请当地民工一起干,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多的建设上,确保灌区渠道畅通,上游下游农田得到有效灌溉。
巡渠护水,深夜在渠上。源山水库灌区渠道大多是土渠,抗旱放水一旦出现人为偷水或水流过度冲刷的现象,就极易出现渠道决口。为守护灌区群众安宁,全所干部职工戴着矿灯通宵轮流在渠线上巡查守护,及时有效调度,精细分水调水,把水安全送达田间地头,最大限度发挥抗旱灌溉效益。
以情动人,真诚换资金。维修养护,资金是关键。近年来,在白鹤街道办的组织发动下,在源山水库管理所的优质诚信服务下,灌区村组自愿与源山水库管理所签订渠道日常清淤除障合同。2022年特大干旱时,祁东县水利和乡村振兴部门投入近3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用于渠道险工险段抢险修复。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源山水库灌区主干渠基本畅通,灌区放水速度提高近1倍,主渠道渠首放水到渠尾由原来的7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4个小时,渠道水利用系数由先前的0.4提高到了0.65以上,旱涝保收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源山水库管理所所长陈冬春表示,全所干部职工将继续保持“一块干、一块拼、一块苦、一块乐”的集体奉献精神,勇毅前行,把灌区管理工作抓得更细、更实、更牢,全面推动灌区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水更清、渠更畅、业更旺、民更富。
来源:红网
作者:彭国强 谭坤山 陈冬春
编辑:刘暄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646754/69/1319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