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娄底9月1日讯(通讯员 李梦贞 吴岸龙)面对久旱天气形势,娄底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先锋示范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穿针引线,织密织牢抗旱减灾“组织网”。
用好党员“针” 凝聚人心齐抗旱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在炙热的抗旱一线主战场,娄底市迅速整合市、县、乡三级机关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层民兵、志愿服务者等在各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抗旱减灾,让人民群众亲眼能见“旱情在哪里,党员就活跃在哪里,哪里有灾情,党旗就插到哪里”的“湘中抗旱”图卷,用党的旗帜引领人心、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娄星区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于防旱抗旱工作,“屋场会”党员家庭踊跃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在田间地头奋力修电排、疏渠道,通过水渠引水、山塘储水、水库润田等方式搭建三级引水体系,让水灌入1300多亩农田。在涟源市,党员干部上下齐心、毫不退避,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出谋划策,分成抽水、分水、看守3个工作组,利用翻水井抽水,实现所有水田基本覆盖。在双峰县,“和森红”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红色源泉”之乡的先锋作用,送水到田、送农机到村、送技术入户,全力保苗保穗,解百姓之所忧。在新化县,党员干部听令而行、闻令而动,民兵抗旱突击队在防灾一线用担当践行初心,运送调派100多辆蓄水车,为群众送去安全饮用水。在冷水江市,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每个网格有1片党员责任区,每片党员责任区有3个党员责任岗,点线面三级构建抗旱力量,全力疏通水源、全面寻找水源、全域应急送水。
加强统筹“线” 压实责任强落实
娄底市提前研判形势、超前谋划布局,坚持“五办”(河长办、林长办、田长办、应急管理办、生态环保办)同统筹、同调度,撬动各方面工作推进落实、争先创优。
按照市委抗旱防旱要求,冷水江市领导挂帅乡镇,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跨马上阵",对辖区内山塘现有水源实行统一管理、科学调度,严格定好十条"用水军令",严禁乱放水乱调水,确保水源合理利用。新化县防旱抗旱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深入旱情前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力保全域旱田都可以及时"喝"到"救命水"。娄星区坚持全区备战、科学备战,根据水域分布状态,制定调度用水计划,明确缺水位置,做到缺哪补哪,疏通各节"毛细血管",织密一张"灌溉水网"。双峰县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党员干部到田间实施方案》,按照网格化管理特点,加强供用水指导、及时掌握动态、全力服务工作。涟源市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三先三后"(先保人饮安全,后保灌溉用水;先用塘坝水,后用水库水;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原则,科学合理调配水源,统筹安排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最优配置。
打好效果"结" 换得群众喜开颜
"因为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帮助,我村农田可以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增收。"涟源市桥头河镇竹则村支部书记廖知本向驻点领导信心满满地汇报。
7月以来,娄底市把防旱抗旱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作为评价抗旱减灾工作的唯一标尺。截至目前,全市已陆续下拨各类资金1800余万元,水利设施特别是大中型灌区灌溉工程得到全面维护,渠道清淤疏浚堵漏231.66公里,山塘清淤562口;投入1027万元建成农村集中供水点246处,448座水库陆续开闸,为41万亩田间作物提供抗旱用水0.67亿立方米;水利工程蓄水6.24亿立方米,达可蓄水量的77%,能保障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灌溉用水。各县市区全面建立大中型灌区抗旱能力动态管理台账,台账内容包括灌区保灌农田面积、受旱面积、保灌天数、旱情分布和掌握千吨万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保障范围和保供天数,做到"手中有账""胸中有策"。
来源:红网
作者:李梦贞 吴岸龙
编辑:刘丹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2/09/01/1177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