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株洲市突出体制机制创新 实现河长制工作“有名”“有实”
2020-03-18 20:17:23 字号:

湘江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全市地表水体水质优于III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河长制工作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获得省政府表扬激励。清水塘老工业区综合治理、机构改革“四办合一”“4+1”轮值巡查执法、样板河创建等典型经验得到中央、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被中央和省级媒体誉为“株洲模式”。

2019年,株洲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护好“盆中的水”,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集中解决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域岸线等方面的问题,一副“河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山水画卷尽收眼底,全面实现了河长制工作“有名”“有实”。

突出“四办合一”,夯实工作基础

株洲市从配强市级河长办入手,下大力气夯实基层基础,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调整优化市、县河长办机构。在市级层面上,将市两型办、创建办、河长办、湘江办“四办合一”组建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归口市政府管理,负责河长制工作。同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参照执行。设立河长、警长“两长”5000多名,护河员、保洁员“两员”3000多名,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全市实现了“两长两员”全覆盖。制定出台了河长履职、基层“六有”建设、工作提醒提示、联席会议等20余项工作制度,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使河长制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轨道。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评估体系,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数据采集单位,占3-5分,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明显增强。

突出“百日攻坚”,推进重点工作

从9月份开始,株洲市打响了“百日攻坚战”,补短板,强弱项,攻重点,克难点,造亮点。各级河长坚持“按频次巡,带着问题巡”原则,通过“领导带头、定期提醒、规范流程”等措施,形成了“河长巡河、专题会议、交办问题、落实整改”的标准化巡河模式,做到了“真巡河,巡真河”,河长巡河履职成效明显。2019年,株洲市级河长共巡河54次,召开专题会议15次,按“一单四制”形式交办问题90个,已办结89个,剩下的1个已延期至2020年12月整改到位。株洲下大力气全面关停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工业企业,运用市场化、公司化的方式,投资约30亿元,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涉污涉重水体等进行治理。清水塘的搬迁改造得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2019年2月22日,全省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清水塘召开。株洲围绕“六水共治”,突出项目统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排查的161个“四乱”问题全部整治销号到位;11个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全部启动;9处非法砂石码头完成整治;天元区三门和栗雨水域2处船舶污染物岸上收集点完成建设;炎陵县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河湖划界完成成果复核、批复和公告;55个乡镇级(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划分;设置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点529个;建成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试点56亩;对鲴鱼、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了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和退捕转产;完成47条河流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编制;积极推进103条乡镇样板河建设。以第5号总河长令强力推进渌水省级样板河创建,制定了渌水省级样板河创建“1636”实施方案和验收标准,计划投资50亿元,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创建任务。

突出“4+1”轮值执法,创新管河护河机制

株洲市积极探索,在联防联治、巡查交办、监管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建立健全了“4+1”轮值执法机制,“4”即由市生态环境、水务、交通、农业农村部门轮流牵头执法巡查,“1”即公安部门负责执法保障,改各自为政、单独执法为综合管理、联合执法,对涉河违法行为零容忍,从重从严从快打击各类涉河违法行为。2019年株洲市共查处涉河违法行为200多起,办理涉河刑事案件39起,行政案件12起,移交起诉6人,行政拘留25人,破解了“九龙治水”难题。深入推进“一单四制”机制,“一单”,即任务清单,“四制”,即对每项任务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做到治理任务不落实不销号,并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予以通报,2019年已按“一单四制”模式交办问题65个,已全部办结完毕,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株洲市和萍乡市加强渌水联防共治,签订了《渌水(萍水)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工作合作协议》,建立了协同规划、协同管理、河道联合保洁、水质联合监测、联合巡查督察和跨界河流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加快建设智慧河湖监管系统,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首个集“全景监控、全面感知、上下联动、服务互动”于一体的智慧河湖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掌握全市河湖管护和河长制执行情况,改变传统管河护河模式,让河长制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株洲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探索“河长制+”,建立了“河长制+产业”“河长制+党建”“河长制+扶贫”“河长制+检察联络室”等机制,河长制工作效益不断溢出,变成了“跨界宝贝”,成为了“香饽饽”,河长制与其他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突出公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公众参与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河长制工作的生命力。株洲市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着实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治河管河护河的浓厚氛围。2019年,株洲市河长制工作在中央媒体宣传报道20余篇,省级媒体500余篇,市级媒体1200余篇。《长江奔涌新动能——写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三周年之际》《湖南株洲创新执法机制“4+1”模式做深做实河长制》《一个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之路—湖南省株洲市绿色转型发展实践》等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内参等媒体公开报道。株洲结合各种生态环境节日,开展河长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进农户“六进”“湘江童行”、湘江大清扫等各类活动10余次。将河长制工作培训纳入党校课程,举办3期业务培训班,共组织学习培训1500人次,提高基层河长和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围绕清水塘水生态治理、机构整合“四办合一”“4+1”轮值执法等亮点工作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主流媒体集中宣传,组织一次“五最”评选,拍摄一部成果汇报片。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刘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