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长沙报道
初见杨志明,瘦弱的身材和花白的头发与照片上略微发福的模样相去甚远。由于身患糖尿病仍坚持抱病工作,2012年,杨志明一个月瘦了50多斤,体重由过去的170多斤减到120斤,而近期随着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尾声,难得有一段“空闲”时间的杨志明又再度“减重”20斤,这位把体力劳动当做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工程师又连忙组织水利专家前往永州江华县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现场进入“治疗状态”。
一个月瘦50斤 “救火队长”不轻易下火线
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杨志明以善于处理复杂地基和进行工程优化著称,时常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
近15年来,杨志明先后担任湖南万年桥、株洲航电(副)、筱溪、落水洞、流车源抽水蓄能、青海直岗拉卡、黑峡滩、阿什贡等水电站、伊朗供水、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10个项目15个阶段的设计总负责人。其中,筱溪水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纵切河谷180m宽的破碎带这一世界罕见复杂坝基问题时,杨志明果断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成功解决这一难题,成为行业内学术研究和参考典范。
在工作中,杨志明的拼劲是出了名的。2012年3月,受单位派遣,杨志明前往几内亚接洽540MW卡拉克里水电站EPC合同,期间突发糖尿病并导致严重酮中毒,回到长沙时已经出现失明、失听症状。
然而,住院17天后,杨志明又出现在了办公室,每天带着胰岛素上班,并主动承担沅水、澧水流域及洞庭湖等区域设计项目的事先指导和产品审批工作,同时在院内多次举行计算技术培训和工程技术讲座,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指导年轻人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杨志明就瘦了50多斤。
临危受命 高难度水利工程率先高质量完工
2013年8月,受持续性暴雨影响,研究院承担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前期施工中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工程区相继出现左岸临时交通洞进口洞脸滑坡、左坝头观景平台边坡滑移、右岸导流洞进口边坡变形开裂、临时交通洞出口洞内塌方等险情。
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和湖南省“一号”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不仅能有效增强发电、调节洪峰等功能,还能基本解决江华、江永、宁远、道县等四县的农田灌溉缺水问题,可开垦荒地26.4万亩,于国于民都具有重大意义,必须要保证工程按时按质完工。
8月7日,一份印泥都还没干的任命书送到了杨志明的办公桌上,身体刚有所恢复的他二话没说,回家收拾行李后就赶往了江华县,迅速组织人员冒雨察看现场,开展原因分析、补充地勘、开展调研、拟定方案、计算分析,亲自整理材料汇报,并提出10条项目优化方案。
在临时交通洞进口的处理上果断采用交通部门成熟的技术措施,更换洞口,采用零开挖、大管棚进洞。杨志明亲自指导施工单位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并节省了投资;在导流洞进口边坡处理中及时将洞口外移15米,减少明挖近10万方,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进入10月,杨志明又根据前期工程的施工经验,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了电站厂房、发电洞、泄洪洞、大坝的布置及边坡设计优化,在投资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重点解决了边坡稳定问题及进洞施工措施,各部位优化方案顺利通过业主组织的专家评审。
在这3年的施工高峰期内,杨志明每年在工地上“5+2”“白+黑”的日子超过285天,除去外出汇报、申请审批的时间,一年到头回家次数寥寥无几,有了这样的“工作狂人”设计总负责人,其他工作人员也不知不觉受其影响,主动加班加点赶进度。
2016年底,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在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实现率先截流、率先蓄水、率先大坝到顶。随着今年8月31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正式通过验收,它也正式成为这172项重点工程中最早通过正常蓄水位蓄水阶段验收的工程。
“涔天河水库地质条件复杂,处理好这一工程对其他项目设计也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临危受命完成各项工程优化的同时,杨志明还开展了泄洪洞高速水流水力学及掺气减蚀研究、雾江滑坡体治理、左右岸灌溉洞的优化设计等课题研究。在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仍多次利用空余时间到项目现场进行论证考察,为接下来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刘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9/01/14/464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