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聂伊岑 衡阳报道
蒋卫德职业生涯的前半段和水利“没有半毛钱关系”。在手拿保温杯、走向“油腻”中年的年纪,蒋卫德原本稳定的职业生涯却突然来了个“急转弯”。
1985年,蒋卫德从学校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职数学老师,这一做,就是15年。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已经足够让他在本职工作中游刃有余。2001年,子弟学校中学部停办,蒋卫德被安排到欧阳海灌区管理局水库枢纽管理科调度班工作。处在35岁这个尴尬年龄段的中年男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半路转行 用数字架起工作桥梁
“接触到这个工作后,发现仍旧是与数字打交道,所以自己也比较感兴趣。”蒋卫德跟记者说起刚转行时的心情,语气中有着一丝小得意。
工作之初,面对零零散散又极其庞大的水库数据,蒋卫德经常在轮休时把工作拿回家里做,为此,他的妻子也多次抱怨“休息期间,在家里为公家做事”。整理水库数据极其辛苦枯燥,换做绝大多数人一定做着做着就敷衍了事,但蒋卫德反反复复地整理,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归档,耐着性子扎实地做完了。
来到新岗位没多久,蒋卫德就“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过去手机不能上网时,天气预报是每天必看的电视节目,湖南台和中央台轮着看。有一天因事情耽搁了,没来得及看到天气预报,心里一直觉得不踏实,总惦记着。现在用手机上网,但凡与欧阳水库有关的天气预报,一定会仔细看,并牢记于心。不论是水位数据异常还是遥测设备异常,他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蒋卫德的性格就是这样,“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就如当初任职人民教师一样,始终坚守着“在平凡的岗位,把平凡的工作,努力做到更好”的信念,虚心向同行们请教,认真钻研专业知识,没过多久,就能在新岗位上独当一面了。就连科室的老领导都夸他“蒋卫德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勤奋、肯钻研。”
这位努力的水利工匠,正慢慢发着光。
推陈出新 用钻研改变工作模式
三十五岁的年纪,当个熟练工混混日子也就过去了。但蒋卫德偏要“折腾”。爱钻研的他,对手头的工作进行了一项又一项的创新发展。
2002年,蒋卫德自学电脑知识,经过日夜钻研,自主开发出了“欧阳水库调度日志”。通过发现并解决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在“欧阳水库调度日志”的基础上又建成了欧阳海水库水文资料数据库,首次对近60年庞杂分散的实测水文资料实现了全面的电子化管理,用时将近三年的时间。
为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近60年的水文资料进行整理?问及初衷,蒋卫德表示“刚开始只是因为水文资料比较重要,就想要用电脑保存起来,后来发现水防办在检查时会问到今年、去年,甚至是近十年或二十年的某一天的某一个数据,查找起来耗时耗力,所以我就把多年的所有数据资料整合在一起,调度起来会更加方便。”
2009年,水利部成立了专家组到欧阳海进行检查,其中有一项需要检查水库调度的有关资料。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蒋卫德就利用欧阳海水库水文资料数据库完成了2005年至2008年共4年的水路调度资料整编成册工作。
其实在2005年,蒋卫德还“憋”了个大招,那就是开发水库调度自动化办公系统。过去每天复杂的水量平衡计算需要10分钟,现在可以一键完成。不仅如此,蒋卫德还成功研发了“洪水预报模型”。为了让洪水预报更快更准,“门外汉”的他一头扎进了学习与研究中,建立了近千个表,编辑了无数个公式,有些公式的复杂程度可以排满一张A4纸。
后来,为了提高调洪演算的速度,解决流量数据小数点的问题,凌晨2点时,他会悄悄爬起来打开电脑寻找解决方案;当时正赶上轮休,他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出门,想了很多办法,经过无数次实验后终于完美的解决了问题。最终,花费了8年时间成功研发该模型。发生洪水时,调度方案的演算至少要30分钟,现在利用该模型不用一分钟即可完成。省防办的领导都说“欧阳海水库调度的效率就是高。”
2011年,在由全国总工会举办的“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上,水库调度自动化办公系统获得了银奖!
和他共事十三年的班组同事说:“蒋卫德不是科班出身,全靠自己钻研摸索。53岁了,还在不断学习,我最佩服他。”
言传身教 用行动彰显教师本色
在教学岗位上,蒋卫德是学校教学比武第一名的骨干教师,在新岗位上,他仍然不失光荣的人民教师本色,竭尽所能,倾囊相授。
除了每年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之外,每次洪水过程,他都是手把手的教新来的年轻人,教他们分析雨水特征,采取措施,确定最佳调度方案。
有一次,蒋卫德根据电站机组的运行情况发现去年10月入职的新员工小杨发出的水情信息中,发电流量数据有问题,蒋卫德立即与他一起查电话录音,看数据记录、数据输入是否有误,经检查均无错误。蒋卫德用直观图形告诉他,问题的根源是水文站少摘录了一个点的数据。随后,蒋卫德教他如何根据遥测数据补摘一个点的水位,从而解决问题。
蒋卫德说:“一个优秀水库调度人不是只要能做到电话记录无误、数据输入无误就可以了,还要做到在接电话的过程中就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017年“7.02”洪水迎来了一年的汛末蓄水,130.00米的水位达到了欧阳水库的红线,为了保证蓄水万无一失,7月6日凌晨他离开值班室回家休息时,还是把过去传授的成功方法又重复了一次。
蒋卫德就是这样“小心谨慎”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小心谨慎”,新进员工才能迅速提高业务技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使他们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2011年,蒋卫德成为调度班班长后,他加强班组建设,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加强与其他班组的沟通与协调。他带领调度班战胜了2011年与2013年湘南近70年一遇特大干旱,获得抗旱“特别贡献奖”;2012年水库优化调度成功,取得了年总发电量35421万度的历史最高纪录,被评为“2012年防洪水库优化调度先进单位”;他带领的调度班被评为了全国工人先进锋号、全国学习型班组、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是欧阳海灌区管理局获得荣誉最高、最多的班组。
刚刚退休的老劳模说:“我最佩服蒋卫德,他的工作每年都可以评为优秀。”
来源:红网
作者:聂伊岑
编辑:刘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9/01/14/464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