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不乏有文人墨客以笔抒情,将位于湖南西部的芷江刻画得温润灵动,芷江有穿境而过的㵲水河、清水江和辰水,使得以“水乡”之名譬喻芷江也是恰如其分。这虽是地利赋予芷江人民的宝贵财富,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时空分布不均,芷江的“易旱”体质促使了当地必须充分考虑高效利用这一宝贵的水资源。
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让民众用上放心水,成了芷江水利部门多年探索的目标。现如今的芷江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以及气候特点,建设并完善了一系列的农水项目,例如从水系建设与渠道建设两方面着手,引导农村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着手于水资源现状的条件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的季节和地域空间差异的冲突,从而真实现了“安全饮水、高效用水”的民生目标。其实,“放心水”是当地重视民生诉求,并以切实的规划落实民生期待,“高效水”则是因为当地综合兴建水利,合理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坝、山塘,扩大蓄水量,并大力推广管道输水,这才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划及使用。这两方面目标的达成,都与生态环保紧密相关,或者说是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结果。
芷江的农水项目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成效,在操作层面上,最关键的原因是在于机制创新,即基于民生发展,科学有效地建立农水项目建设的模式。譬如,芷江首先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在严格把关水源安全基础上,全县进一步采取采取“一延、二建、三打、四改”的方式,以此彻底打破农村饮水困难的局面;再者是对全县境内现有的水资源合理规划使用,杜绝水资源输送环节过程中的“跑冒漏滴”问题。
如何才能打破农水问题的僵局,在长期的探索与尝试中,机制创新成了唯一出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确保农民喝上干净的“放心水”,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长期地维持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这势必得使用一种保持生态平衡的常态化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再使用传统的低效率耕种模式,生产变得规模化,且用水量大,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大水漫灌既严重浪费水资源,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
这一新农水项目建设的机制,使当地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有效发挥。毕竟,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之根本。没有干净、充沛的水源,人类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但从水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治理角度来看,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维护,打造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所以,芷江农水项目建设的努力,为我们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创新样本。当然,本质上,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每一个人,事关所有人的民生福祉,必须让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起来,并身体力行,以一份责任与担当,树立长远的眼光,为自己及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文/肖雯)
来源:红网
作者:肖雯
编辑:刘娜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18/12/06/403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