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告别背水篓 喝上幸福水——湖南湘西州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来源:中国水利网 编辑:刘娜 2021-02-04 09:31:25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 刘祖国 通讯员 陈明

“老公,今年春节不回来了?你在外面要多注意防护,你放心吧,村里通了自来水,再不用等你回来去坳上挑水了。”家住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山江镇毛都塘村的苗族村民龙仙英,跟在外打工的丈夫通话时高兴地说。

在永顺县塔卧镇三家田村,64岁的土家族老人吴忠芝第一次拧开水龙头,用双手捧起洁净的自来水,眼里噙满泪水。

这都是湘西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中的真实场景。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三五”期间,湘西州把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全力破解资金筹措、工程建设、运行管护三大难题,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巩固提升187.58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15年年底的43%提高至2020年年底的86%,偏远山区的群众终于喝上了“放心水”。

攻坚克难引好水

坐落在半山腰的毛都塘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山高水低、沟壑纵横、峡谷交错,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全村237户人家的吃水一直是个大难题。“村内水源匮乏,饮水靠两口井供应,住得远的村民挑水要半个多小时,留守妇女、老人取水更困难。”驻毛都塘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李广军说。

饮水之难、缺水之痛,深深印刻在湘西人民的脑海里。2016年湘西州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情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8个县市113个乡镇(街道)1517个村123.45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占全自治州农村人口的48.7%。

“我们实施了‘五个一点’来落实建设资金,就是整合聚一点、财政挤一点、信贷借一点、融资引一点、投劳补一点。”州水利局局长彭武学说。通过聚、挤、借、引、补等方式,湘西州补齐了“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的缺口,共落实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6.09亿元,真正把资金难的“硬骨头”啃了下来。

有了资金,水源在哪里?如何让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湘西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地质结构,给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出了一道道难题。

湘西州位于武陵山腹地,大部分乡村处石灰岩溶地区,水利设施相对薄弱,可利用水资源少。加之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地势高差起伏大,导致农村供水工程水源选择难、建设投资大、自来水普及率不高。“难题确实不少,我们因地制宜选定工程水源,合理制定供水方式,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切实破解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难题。”州水利局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饶伟术说。

湘西州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水质、水量优先原则,分类选定供水工程供水水源——选择已建中型水库、骨干小(1)型水库,作为城市、乡镇水厂供水水源;选择溪河水、泉水、井水、溶洞水、地下水(钻探取水),作为乡镇、村组集中工程供水水源;对极少数特别干旱地区,采取分散打井、建集水窖等方式解决群众饮水问题。目前,全自治州5331处集中供水工程中,利用水库水水源168处,利用溪河水、山溪水水源3956处,钻探取地下水水源1207处,采取分散打井、建集水窖解决群众饮水问题的人口为11.29万人。

 加强管护长受益

“资金和水源问题解决了,科学布局工程、规范建设工程就成了关键环节。在这一点上,我们下了大力气。”彭武学说。湘西州水利部门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的建设思路,利用骨干水源对规模较大的乡镇水厂进行提质扩建;有条件的县市连片并网供水,如凤凰县山江水厂、大小坪水厂,龙山县兴隆街水厂、石羔水厂,保靖县清水坪水厂等;条件一般的乡村,联村或单村建设规范化水厂;条件较差的村组分片独立建设集中供水工程。

“湘西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工程的运行管护是重点,更是难点。”州水利局副局长朱才茂说。湘西州精心谋划,先后印发《湘西自治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等,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及管理工作。8个市县也都出台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办法,工程管护主体、管护责任更加明确,工程运行管护制度更加完善。2019年—2020年,全自治州共落实维修养护经费2535万元。

与此同时,湘西州水利部门还强化供水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等工作。结合推进河长制、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湘西州完成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划定,指导乡、村建立农村供水水源保护村规民约,切实落实水源保护制度。湘西州每年对所有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出厂水(或末梢水)水质检测,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2017年至2020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新增净水设备及消毒设备2101套。

“配备固定管护人员,积极推行有偿用水,这一招也很管用。”朱才茂说。按照每村1到2名农村供水工程管护人员的标准,湘西州共落实管护人员2389名,其中安排贫困户公益性岗位1867人。水利部门联合卫生健康、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对工程管护人员进行水源保护、水质检测、运行管护等专业知识培训,累计培训管护人员8861人次。州水利局印发了农村供水工程水费计收工作方案,积极推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截至2020年10月,全自治州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占比达100%、水费计收率达94.2%。

“有了水利部门的支持,毛都塘村饮水工程从开工到自来水入户,仅仅用了半年时间。”李广军深有感触地说:“村民们喝上安全的自来水,真的不容易。”

打开水龙头,当第一股清泉哗哗流出时,龙仙英禁不住哭了。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独自在家抚养年幼孩子的她,再不用去很远的地方取水。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水洗一个干净澡的心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告别了挑水桶和背水篓,结束了肩挑背驮的取水历史,湘西农村群众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浸润着幸福,正如当地山歌里唱的,“高山有好水,引来幸福甜”。从此,好水相伴,幸福就在身边。


来源:中国水利网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