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祁阳:打造智慧河务 守护一江碧水

来源:红网 作者:于明 编辑:周文君 2020-12-06 14:13:18
时刻新闻
—分享—

1_副本.jpg

红网时刻通讯员 于明 永州报道

12月4日,漫步在湖南省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临江栈道,只见河面宽广、河水清澈、风光秀丽、乡气浓郁。滨临河畔的田园综合体里村民们正忙着在油菜地、有机疏果地里施肥、除草,一幅人水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

2_副本.jpg

祁阳地处湖南省南部,湘江中上游,水系发达,河库众多,境内有大小河流251条,水库242座,湘江在祁阳县境内长100.8公里。祁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河道监管,建设“智慧河”,打造幸福河,县域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等全面提升,全县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河长主治促成效

祁阳设立县、镇、村三级河(库)长+河道警长+检察长,积极开展民间河长和志愿者爱河护河行动,设立乡镇民间河长工作站,基本形成了官方河长主导河道治理与保护、河道警长保驾护航、民间河长监督的工作格局。将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督导河长制工作,把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考核范畴,将考核结果与各级河长的工作绩效挂钩,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暗访督查找问题,河长督办抓整改。2020年共发现河道“四乱”、污水直排、河道保洁、管理缺位等问题99个,县河长办跟踪交办问题整改,县级河长亲自督办重点难点问题整改,交办问题整改完成率100%。

3_副本.jpg

水岸同治提效能

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祁阳大力实施“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湘江沿岸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铺开,推行“三格化粪池+小微人工湿地”污水治理模式、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不落地”管理模式;实施湘江治理工程7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处;开展重要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湘江干流等重要水域全面禁渔、渔船全部上岸;开展河库“清四乱”专项行动,规范河道依法依规开发与利用秩序;建立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测平台,真正打造成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完成境内县管河道黄花河、九渡水河、昌木套河、燕子岩河等采砂规划(2021-2025)的编制;完成6条市管河流、13条县管河流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完成23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完成19处非法码头渡口的整治。

4_副本.jpg

依法严治强监管

今年来,祁阳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嘱托,创新实施“智慧河务”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智能化的科技化手段,推动100.8公里湘江河段和251条大小河流建成“天上看、岸上管、水上巡、网上查”的智慧河务管理系统,用“科技天眼”守护“一江碧水”。一是平台信息化。投入500万元建成指挥系统PC端、手机APP端、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测平台,在主要河流和重点水域设立132个监控点位,安装报警器、摄像机、传感器、水位计、雨量计、水质检测传感器和动环一体机等设备,配备了2架无人机、4艘渔政执法船,实现了技防、物防、人防的融合发展。二是监控智慧化。通过智慧河务管理系统,对湘江、白水河、祁水河等重要水域的水体水质、水位流量、水上作业、水岸建设等动态信息进行抓拍获取,通过传感器随时随地输送至指挥平台、手机APP,实现了全天候24小时监管,实现了“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生态”的智慧化监控。三是管理长效化。“智慧河务”全面提升了水域管理服务信息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推动了“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实现了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测从“定节点”向“全时段”转变;对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河道“四乱”行为形成了强大震慑,做到了精准发现、精准定位、精准打击。全年查处非法采砂案件4起,全部依法办结,查处非法捕捞案件9起,移交司法处理16人。

5_副本.jpg

全民共治润民生

祁阳县478个涉河涉库行政村推行了河长制村规民约,打通河长制“最后一公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每个镇(街道)创建1处示范河,白水镇东川、茅竹镇三家、肖家镇、观音滩镇八尺等多条示范河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今年县级“示范河湖”创建重点打造湘江三家段,这段河流岸线长20.3公里,河面宽广、河水清澈、河岸或绿村成荫或岩如斧劈,风光秀丽,乡村因水而兴,人水和谐欣欣向荣。湘江祁阳县三家段在2020年湖南省“美丽河湖”网络评选中获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

东风吹暖碧潇湘,闻道浯溪水亦香。如今,在祁阳大地上,正展现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于明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水利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huili.rednet.cn/content/2020/12/06/86853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