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诺成渠——“时代楷模”黄大发与“大发渠”的故事

来源:中国水利网 编辑:刘娜 2019-10-23 09:09:30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发渠”。邓刚 摄

贵州“年份英雄”——黄大发。李森 摄

黄大发(中)和果农们研究水果种植技术(2018年8月12日摄)。 刘续 摄

在水渠惊险处,黄大发低头侧身通过,身旁就是悬崖(2017年3月24日摄)。 刘续 摄

□通讯员 黄霞

每次采访黄大发老支书,不仅会被他修渠的事迹所震撼,也会被他的质朴所感动。

从20岁的热血青年到84岁的耄耋老人,黄大发初心未移。

半个世纪前,他用自己有力的手,坚决的心,带着村里人用铁锤和钢钎,硬是在悬崖上凿出一条9400米长的水渠。即使在村民们灰心失望的时候,执着的黄大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黄大发响应省里号召,走乡串户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与村民促膝谈心,团结村种上了500亩精品黄桃和有机蔬菜,养了5400头猪仔、1000箱中华蜂,村里人找到了致富门路,收入持续增加,脱贫致富目标逐步实现。

如今,草王坝还建成了“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黄大发家的老房子成为“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黄大发仍然忙里忙外,闲不下来。每天的两堂党课,黄大发老支书总是准备得妥妥当当,84岁的高龄,声音洪亮,目光如炬,看到来客也总会热情地一一握手,他身上散发的光与热不断感染着旁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苦干、实干、拼命干。

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想劝他休息,黄大发却严肃地说:“农村人离开土地还能做什么?只要干得动,我就得干。”

黄大发的心里始终放不下,他放不下这里的山,放不下这里的渠,更放不下这里的乡亲,他的血肉早已经和草王坝融为一体,谁也不能让他们分开。

一条水渠,就是一座丰碑,黄大发倾其一生镌刻出无比深刻的碑文。而今,他依旧站在那里,站在“大发渠”边一遍遍讲述着他与渠的故事,胸前的党徽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群山如黛,渠响如歌。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好地方”。秋收时节,村民家房前屋后挂满高粱、辣椒,地里蔬果、方竹笋、中药材喜人的长势一样赛过一样,生活甜蜜滋润。

曾经,为了让村里人吃上白米饭,老支书黄大发带领大家,历时36年的千辛万苦,用铁锤和钢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的一条9400米长的生命渠。与水无缘的草王坝人硬是“与天斗,与地斗”,把清澈的渠水引进草王坝,一步步改变穷困的窘境。

“他犟得很,认定的事情不做成决不罢休。”黄大发身上的犟劲儿,村民们早已“领教”。

黄大发从小父母双亡,吃着村里的“百家饭”以及靠给地主放牛过活。

1958年,朴实刚毅、大公无私、敢想敢干的黄大发当上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

草王坝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缺水的问题尤其严重,村里的老老小小都要步行几个小时到河里背水吃,没有水灌溉,地里种不出好庄稼,再勤劳的人家也一年四季连饭都吃不饱。

“水,对于草王坝,是救命的东西。”黄大发经过多次实地探勘,发现螺丝河是理想水源,却与草王坝相隔三重大山。

“算了,隔这么远,水不可能过得来。”看着眼前的大难题,村里人曾劝他放弃。

“我一定要把螺丝河水引过来,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黄大发对村民们许下承诺,心里也打定了主意。

开弓没有回头箭。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黄大发带着村民们攀岩走壁,靠原始方式确定等高线,用钢钎、铁锤打通了116米长的隧道。经过13年的艰难施工,水渠完工了,但由于工程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水还是没能流进草王坝,村里人更灰心了。

“草王坝能通水,我用手掌心煎蛋吃。”水没引成,引来了村民的一片质疑声。

“哪怕用命去换,我也一定要把渠修通。”黄大发不服气,更不放弃。

1990年,水渠工程立项,摆在黄大发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凑钱。按照当时的政策,修建这样的工程,国家补助材料,匹配一定资金,村民投工投劳,须自筹部分资金。算下来,全村900多人,要凑1.3万元。

“那时候,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元。他召开村民大会,提出每家每户凑钱的情况,作为村支书,他最先拿出100元。”村民杨春友回忆,草王坝人的所有干劲似乎就是在那一夜被点燃,有的村民外出借钱,有的把家里的存粮拿到集市卖了换钱。

仅仅三天时间,1.3万元全部凑齐。

1992年正月初三,水渠开工。黄大发冒着大雪,扛着钢钎,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往山上赶。

“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按照施工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一步步精心部署,这次动工,黄大发信心满满,绝不能有失。

“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将近六十岁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

“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从乡镇背回来的。”

“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到县城去运。有一次,运水泥的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他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说起黄大发为水渠的付出,村民们记得清清楚楚,话语间也满是敬佩和感激。

一诺成渠,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当清澈的渠水哗啦啦流进草王坝,流进了干旱已久的坡地,黄大发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

“这水,真甜呀!”一捧渠水混着两行热泪,所有的艰辛都在此刻化为了甘甜,黄大发兑现了当初的承诺。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乡亲们都管它叫“大发渠”。

2017年,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并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我还要为党干点实事!一直干到死的那天。我们共产党员要奋斗终身,要干一辈子革命!一切工作,都为党,都为人民干实事!”虽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黄大发一心为民的初衷没有变。

“大发渠”解决了当地人饮水难的问题,但由于交通、区位、资源等落后制约了团结村的发展,这里还是成了省级贫困村。

“省里号召我们来一场产业革命,这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头戏’,这是一件大好事。”为了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黄大发和村支两委的同志们一道,在中天公司帮助下,号召团结村村民改种黄桃、方竹笋、中药材,养猪、养蜂等,让村民们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当下,500亩精品黄桃和有机蔬菜种植在团结村铺开,5400头猪仔、1000箱中华蜂让当地人找到了致富门路。村民收入持续增加,脱贫致富目标正在实现。在中天公司的帮助下,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闲置的房屋也打造成了乡村旅馆。

“游客多了,村民们也就富了。”黄大发说,草王坝现在不仅有了学校、医院,还有了公交车。山上的贫困户也都搬下来住进了安置小区,现在的草王坝是人丁兴旺,很热闹。

新的时代,“大发渠”也有了新的使命,这里不仅承载着乡村振兴新梦想,还是党性教育新基地、脱贫攻坚新战场。尤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大发渠”时代精神的感召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了拼搏的勇气和发展的初心。

“来的都是客,都要给你们讲一讲修渠的往事和草王坝的发展。”自从遵义市播州区把“大发渠”打造为党性教育基地以来,黄大发越来越忙,他每天坚持上两堂党课,不断述说“大发与渠”的故事,故事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发渠”的时代精神也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