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辉煌70年】在薪火相传中不断积蓄治水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网 作者: 周妍 温婷婷 编辑:刘娜 2019-10-17 09:33:53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 周妍 温婷婷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艰苦的年代,更是一个精神创造奇迹的年代。

中国林县,10万英雄儿女,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春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半个世纪来,红旗渠水滋润着林州人民,贯穿于治山治水历史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则光耀中华,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一条渠,辉映历史;一种精神,照耀未来。从肩挑水桶到饮水安全,从靠天吃饭到水旱从人,从洪水泛滥到江河安澜,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70年来,沧海桑田,芳华璀璨,作为亿万中华儿女的一员,百万水利人迈着兴水利民、锐意开拓的坚定步伐,踏着强劲有力的时代鼓点,凝聚起一个行业蓬勃向上的精神动力。

历经五千年治水文化的厚积以及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治水实践的发展,从中孕育而生“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正是中国号水利巨轮在风雨中破浪前行的力量所在,更是水利事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忠诚干净担当

凝结着兴水利民的永恒追求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历史。

作为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之水,灌溉沃土,浇铸文明,可它也屡屡给国人带来无以言说的创痛。在与洪水的无数次较量中,2009年,百年梦圆的三峡工程岿然屹立,守护着亿万百姓。

深夜的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坝区内静谧无声。北面一隅的14小区办公大楼亮起一盏孤灯。

79岁的郑守仁,正埋身于一摞摞材料中,专注地在电脑键盘上缓慢地敲击出一个个字符。日复一日的忙碌之后,230万字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已送出版社,200多万字的《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雏形已现。

郑守仁是三峡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自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设计,20多年来,即使两度因癌症动手术,每当身体略微好转,他仍然坚持每天到三峡工程现场上班。

在湖北武汉的家,郑守仁几乎一个晚上也没有待过。而夫妇二人在三峡坝区的简陋工房成了他永久的家,摆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简易衣柜后,就能把逼仄的余地占据。

“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郑守仁说,“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满脑子都是工程、大坝、工作,却很少有其他。如果你在坝区看到一个独自匆匆、整日忙碌的身影,他,就是用一生书写“忠诚、干净、担当”精神的大国工匠郑守仁。

古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利济斯民”“利济全川”,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有不计其数夜以继日贡献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师工程师,挥汗如雨、坚守一方平安的基层水利工作者,在他们的眼中,永远是脚下那片江河;他们的心中,永远装着人民。

在兴水利民的战场上,郑守仁的故事仍在延续。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有誓让沙漠变绿洲的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四泵站站长曹君,他带领职工克服重重困难,经过10多年艰苦奋斗,在泵站渠道两岸形成1600亩防沙灌木林,守护工程运行安全;

在国定贫困县四川壤塘县,有高原“送水人”县水务局局长卢豫祥,28年来,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为藏区广大群众喝好水、避洪灾、摘贫帽,不停奔走,日夜操劳;

在水旱防御一线、工程建设现场,更有一位位将毕生为之奉献的行业楷模,蒋志刚、张生贤、余元君……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对行业精神深入骨髓的信仰。

治水兴水伟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的历代治水人和当代水利工作者,将兴水利民的初心、“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化作默默无闻的奋斗,积淀起中华民族在抗御水旱灾害中的从容底气,筑就一座座巍然屹立的大坝、一条条绵延千里的堤防、一批批穿山越岭的调水工程,刻印下历史巨变与跨越的轨迹。

科学求实创新

奔涌于改革发展的壮伟历程

一手牵定王屋山,一手扯住北邙,一座高坝在黄河峡谷中豁然呈现;坝下地壳心脏里,80多米深的混凝土截渗墙,拦截着河床深处的潜流;左岸山体中,108条巨型隧洞和大小竖井,构成一套导流、泄洪、排沙的科学组合……当年,无论是山体中的洞群密度、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还是高速水流的消能难度,这个工程当属世界之最。它的名字家喻户晓——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新中国迎来70华诞之际,小浪底工程也下闸蓄水整整20周年。

1987年,作为黄委会设计院副院长,林秀山兼任了小浪底工程设计总工程师。由于独特的水文泥沙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严苛的水库运用方式,小浪底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我们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问题。”林秀山说。

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导流洞改建为孔板消能泄洪洞的问题。林秀山带领团队先后进行了400余项科学试验研究,最终,通过在甘肃白龙江碧口水库的实地试验,有力地证明了孔板消能的能量绝大部分转换为热能被水流带走,山体和建筑物不存在震动问题。199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小浪底工程初步设计。

小浪底,成为黄河开发治理的里程碑工程。

70年来,沿着时光足迹,黄河水利人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抓实干的韧劲,不断探寻黄河防洪指导方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宽河固堤”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蓄水拦沙”,再到目前“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拦、调、排、放、挖”处理泥沙,“稳定主槽、宽河固堤、调水调沙、政策补偿”措施不断完善……黄河洪水管理及理念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科技进步及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获得了长足进步。

从治黄的历程管窥新中国的发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中国迈上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而中国水利也屹立于世界诸强之林。这一切并非偶然,一个以科学为本质、以求实为作风、以创新为动力的行业,汇聚起一股强大的改革发展精神力量,又怎能创造不出令世界惊叹的奇迹?

摊开中国地形图,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状地形孕育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如今,作为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让江河“握手”,纵横联合,在中华大地编织着“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大水网。

面对新时代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治水矛盾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背景,南水北调人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守护水安全的历史使命更加厚重,以开拓创新精神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更为迫切。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随着一江清水送来绿色希望,“生命线”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是重大考验。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的建成,为“数字中线”“智慧中线”的宏图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全景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总长1432公里的干线上64座节制闸、97座分水口门、3000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协调一致、精准运行。通过水情数据自动监测与预警,全部闸站远程控制,实现输水调度自动化;依托视频、智能安防系统,实施无死角安全监控,实现安全管理立体化;通过标准制度体系的构建,实现了运行管理规范化。

70年来,水利人正是以不断创新的蓬勃朝气,融入了日新月异的时代脉动。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在风雨与荣耀交织的历史进程,在光荣与梦想汇聚的伟大时代,水利精神赋予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自信气质和力量,水利人定会薪火相传、风雨无阻,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阔步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

作者: 周妍 温婷婷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