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廖明 张小季 吴志兵 编辑:刘娜 2015-03-26 12:33:40
时刻新闻
—分享—

株洲日报3月26日讯(记者 廖明 通讯员 张小季 吴志兵)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株洲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已于日前通过水利部专家审查。

根据该《方案》,我市计划从2015年至2017年,累计投入上百亿元,围绕严格的水节约体系、友好的水环境体系、健康的水生态体系、安全的水保障体系、科学的水管理体系及先进的水文化体系等6个方面,全方位构建具有株洲特色的水生态文明。

6大体系到底如何构建?一系列工作的推动将对株洲产生哪些影响?本期城市周刊对此作出解读。

构建严格的水节约体系

每年支持10家以上企业节水技改

【目标】

“构建水生态文明以节水为先,首先构建的就是严格的水资源节约体系。”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严格的水节约体系的构建,到2017年,全市年总用水量将不超过24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至55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5,公共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1.9%,城区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

【路径】

开展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城镇生活节水三大行动。

工业节水的重点是加强企业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期间,我市计划每年推动10至20个重点企业进行节水改造。

农业节水方面,主要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改进农田灌溉模式等途径,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在株洲县——醴陵西北地区,重点发展蔬菜、休闲观光农业、水产品和家禽养殖业。新建10万亩以上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在五里墩、白关、仙庾岭、云田、松西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酒埠江、官庄及苏洲坝等大中型灌区,将投资1.3亿元用于续建配套设施及节水改造。

试点期间,老城区1万户老旧小区住户实现“一户一表”改造。

构建友好的水环境体系

清水塘92家企业全部搬迁改制

【目标】

重点污染企业搬迁率达到5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2%,城镇废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重金属污染治理率达到82%,沿湘江1公里范围内养殖场退出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率达到55%。

【路径】

友好的水环境体系构建包括3个行动,即控源行动、减排行动和治理行动。

控源即为控制住危害湘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高污染、高能耗“五小”企业的关闭,以及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到2017年,清水塘老工业区内的92家企业,除了“株冶”外,全部都要完成搬迁改制或者关停;全市110家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小电镀、小玻璃等污染严重企业,全部关停淘汰。

湘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272家畜禽养殖场,以及湘江支流洣水、渌水沿线的53个畜禽养殖场,到2017年必须全部关停、治理到位。

在减排方面,试点期实施18个重金属废水治理项目,实施茶陵县潞水煤矿等17个矿山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新改扩建枫溪污水处理厂、淦田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22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

在治理方面,“一江四港”、渌水及洣水干流,都被纳入综合治理范围,株洲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南郊垃圾场备用厂建设等9个城镇垃圾集中处理项目,也将于2017年全部完成。

构建健康的水生态体系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1%

【目标】

森林覆盖率达到62.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河湖生态护岸比例达到80%。

【路径】

将交通干线、河流水域防护林、重要水源涵养林、湿地防护林及矿区生态修复区和山地陡峭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的林地,逐渐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年造林面积不低于20万亩,到2017年市域范围内生态公益林面积由423.75万亩增加至483.75万亩。

计划在市区启动建设荷塘、天池、凤凰三个以植物景观为特征的公园。

同时,在河东、河西打造龙母河生态水系建设工程、万丰湖生态水系景观工程两大以水为主题的现代都市生活生态城。新建醴陵市官庄湿地公园、石峰区白石港湿地公园、芦淞区枫溪湿地公园。

构建安全的水保障体系

市区可抵百年一遇洪水

【目标】

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达到80%,城市排水防涝标准达标程度达到65%,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100%。

【路径】

完成市区、株洲县、攸县、醴陵市、茶陵县、炎陵县6个城市防洪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涵闸改造和新建电排等。届时,市区4个防洪保护圈全面闭合,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5个县城基本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除险加固197座病险水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溢洪道及放水设施等主要建筑物的整修加固和新建等。

试点期间,计划在市区实施8个排涝泵站建设,分别为建宁排渍站扩建工程、白石港泵站新建工程、渡口排渍站扩建工程、金盆岭排渍站重建工程、龙泉路排渍站新建工程、老陈埠港排渍站扩建工程、徐家港排渍站扩建工程及黄田垄排渍站新建工程,计划新增装机12040千瓦。

试点期内,攸县第三水厂及茶陵县自来水厂新改扩建工程将实施建设。

今年计划完成47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9.6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年底,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构建科学的水管理体系

力争水资源管理工作占政绩考核的10%

【目标】

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取水许可制度有效实施率达到100%,水资源监控管理能力指数达到62%,力争水资源管理相关工作占政绩考核比例的10%。

【路径】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5年,确立各县市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对各县市区施行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

建立取用水户用水量统计报表制度,取水户及规模以上企业用水户逐月填报用水数据并上报;

对市区和县城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制定关闭方案,按计划逐步实施关闭;

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制定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年度目标任务。

建立全市水资源监测系统,逐步开展城镇、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地和大小河流重要断面的水量、水质监测,加强对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规范水资源基础信息监测计量和统计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台账管理系统,到2017年底,水资源监控管理能力指数达到62%。

构建先进的水文化体系

建成4个水利风景区

【目标】

通过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地区特色水文化,促进具有株洲特色的水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开展水情教育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倡导水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路径】

深入发现和挖掘包括河流文化(湘江、洣水、渌水)、航运文化(宋代以来湘江水运码头群、醴陵窑瓷器运输古道等)、水工程文化(株洲航电枢纽)等传统特色文化,开展水文化遗迹全面调查和重点保护工作,保护好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

申报株洲湘江风光带为省级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申报茶陵县慧科生态园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继续建设茶陵县东阳湖省级水利风景区、新建炎陵县神农盆景园项目。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廖明 张小季 吴志兵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