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常德市:河湖之美写就“桃源”之境

来源:中国水利网 作者:贾茜 周瑾 谢胜虎 编辑:刘娜 2018-06-13 09:34:31
时刻新闻
—分享—

柳叶湖风光宜人

  精彩点睛:湖南省常德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强劲起笔,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体系基础上,创新性地任命市县两级20多个部门一把手为市管河湖、县管河湖“副河长”,各有关部门主动认领河湖保护任务,提出河湖解决方案,市直、县直单位设立专职联络员,全市形成了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共参与齐发力的工作格局。正是上下齐心的推动力和执行力,让常德市用河湖之美写就了“桃源”之境,百姓乐享最美生态。

  □本报通讯员 贾茜 周瑾 谢胜虎

  “你看这中心河,过去满河水浮莲,水面根本看不见。如今旧貌换新颜,游泳比赛乐翻天。自从河长上了岗,河流保护有专人。金山银山似浮云,绿水青山才永恒……”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芦山村中心河旁,一首用地方曲艺常德丝弦演绎的《河边偶遇》广为传唱。大伙儿用本土的方式,唱出小河蝶变的喜悦,表达对推行河长制的深深认同。

  这座湘西北小城,以河湖为诗眼,在组织创新、治污清水、景观兴建和护水民风营造的起承转合中,为百姓写就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上下齐心 强劲起笔

  初夏的柳叶湖,万木葱茏。家住常德市鼎城区的王先生将老家四位姐姐接到此处度假。四姐妹在环湖游道徜徉,螺湾观鸟信步,留下一张张幸福的合影。镜头中,清澈的湖水始终是“最美的背景”。

  柳叶湖,作为湖南省独一无二的城市内陆湖,曾经餐饮船遍布,水面养殖无序,厂矿污水潜流,水质一度恶化至劣Ⅴ类。5年前,常德市痛下决心,取缔水上餐饮和珍珠养殖,使柳叶湖水质逐步提升。如今,这汪湖水不仅保持长清,颜值更是日益动人。而这美丽容颜背后的守护神就是河湖管理制度。

  2017年,常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在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政委、总河长的基础上,常德不仅建立和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机构和队伍,更创新性地任命全市市、县两级2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为市管河湖、县管河湖“副河长”,具体负责所属河湖管护的协调、调度和考核等相关工作,同时还在市直、县直单位设立专职河长制工作联络员。

  “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共参与齐发力的工作格局,是常德市创新组织搭建推行河长制的强劲起笔。”湖南省常德市水利局调研员姜政安说。他翻开《常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意见》,从河湖保护产业布局到农村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从河湖治理项目用地保障到水环境事故调查处理、涉河交通运输污染防治质量技术监督,各项保护河湖的责任均被各单位“认领”。各级各部门将河湖保护列入本单位日常工作重要事项,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常态化河湖治理行动。2017年,常德市各级河长共组织和参与巡河活动6000多人次,提出河湖问题解决方案300多个。

  在常德市河长办负责人刘志球看来,河长制的出现,让以往的“被动”发现河湖问题变为“主动”寻找问题,将过去“想管不知道怎么管、不知谁来管”的难题变为“专人来管、专业去管”的日常事项,让岸长绿、河长清、湖长美。

  动真碰硬 正本清源

  “以前新河就是一条臭水沟,生猪养殖产生的粪便直排入河。现在大不相同了,我天天想到这里来!”和着微风,家住武陵区聚宝社区的肖德艮沿着新河水岸步道消闲。经过拆围净岸处理的河道,是他健步走时的“最美陪伴”。

  肖德艮从10来岁便住在新河旁。这条纵贯常德市西城的河流,承载着无数常德人美好的童年记忆。要让新河水清起来,必须发挥一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力量,全面控制污染源。

  2017年,武陵区整合力量,耗资7000多万元,全力推进812户、总面积35.3万平方米的畜禽退养工作。退养区养殖场不仅有序签订禁退养协议,清空栏舍,养殖户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开展生产转型,根治畜禽养殖所致水污染。

  针对农业生产污水,武陵区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市级河道马家吉河武陵区段农排机埠治污工程,通过建设生态滤池、安装一体化净化处理设备、投放水生植物等措施,扼住污水排放“咽喉”。

  在渣土与建设工地整治,违法采砂、采矿打击,“僵尸船”清退等行动中,当地政府动真碰硬作风一以贯之;在固体垃圾处理中,当地亦将行动铺开至全区11个乡(镇)街道,几十万立方米垃圾被处理……

  “河道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一级党委政府有职责将其管理好。我们希望以河道为切入点,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日常体验,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美好生活。”站在整治一新的新河风光带旁,常德市武陵区委副书记、区副总河长杨学亮道出初衷。

  争资造景 全民护水

  今年“五一”,广州人张小丽第一次跟着男友回常德见准公婆,一台高潮迭起的城市水景灯光秀——《梦回穿紫河》将她深深吸引。乘着水上巴士浏览河道两岸美景,张小丽不停地说,这是她受到的“最美迎接”。

  得益于综合治理,穿紫河与市内多个湖泊水系连通,变成一条灵动的河。在全市推动河长制的行动中,当地通过多元化方式融资,进一步打造两岸风光带,让这条全国少有、湖南独有的穿城河水系,变成了常德的“金腰带”。画桥烟柳,潺潺如歌,如今的穿紫河水清水美,流淌着楚风湘韵。

  刘志球介绍,常德市多渠道拓宽经费来源,市本级财政投入的1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撬动了区县财政近20亿元投入,PPP等融资吸引近70亿元社会资本,成功打造了穿紫河风光带、城区沅水南岸外滩风光带、柳叶湖风光带等一大批“绿肺”,实现一河一湖皆风景、一点一滴都是情,营造着河长制普惠民生的阵阵高潮。

  漫步武陵区芦荻山乡芦山村,穿村而过的中心河清澈静谧。河岸两侧,隔几步便能看见村舍楼房门口古色古香的木匾对联。

  芦荻山乡党委书记孙家辉介绍,这木匾对联来历十分特殊,是芦山村对河道保护先进家庭给予的“最美奖励”。

  “一旦村民未能保持良好习惯,便将牌匾拆除。”孙家辉说,颁发木匾对联是一种荣誉,村民都争当护水先进个人,改变了过去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等生活习惯,自觉维护河道清洁。

  常德市还标新立异,组织民间艺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沅澧大鼓说唱艺术形式,编排录制了鼓书《河长》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一些村更召集村民在整治一新的河道中开展游泳比赛,激发村民为河道保洁的热情。

  从“最美背景”到“最美陪伴”,从“最美迎接”到“最美奖励”,常德市用一首韵律精彩的河湖之诗,滋养着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培育着民众的护水之心,用河湖之美写就“桃源”之境,给予百姓“桃花源”式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水利网

作者:贾茜 周瑾 谢胜虎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