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讯 1月14日,我省投资、装机和扶贫规模最大的小水电扶贫项目—芭蕉园水电站机组启动验收会议在新化县召开。会议同意芭蕉园水电站1号至3号机组启动试运行,标志着芭蕉园水电站三台机组投产发电已具备条件,也标志着我省第一个小水电扶贫项目正式 “造血”扶贫。
新化县芭蕉园水电站装机10000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578万千瓦时,项目计划总投资11576.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80万元,地方自筹8596余万元。中央投资每年可产生扶贫收益180余万元,助力电站周边8个村共计252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更快实现电站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项目在建设模式上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创新举措:一是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分红。芭蕉园水电站当地农民以土地形式入股930万元,每年可至少分红55万元。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投资260余万元为村民搭建86.7米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方便大山村和溆浦县群众出行,该桥成为了新化连接溆浦的重要桥梁。三是结合水库,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坝建设后,为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渔业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增加就业,电站投产后为当地村民提供了7个就业岗位。
芭蕉园水电站从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始终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绿色小水电建设要求,大坝增设了生态流量下泄设施,保障下游河道生态流量需求,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芭蕉园水电站扶贫项目是响应国务院关于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的创新探索,是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精心培育的我省装机和扶贫规模最大、投产最早的小水电扶贫项目,日后必将成为我省农村小水电产业扶贫开发的标杆。
来源:湖南省水利厅
编辑:刘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