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塘垸大堤全长12公里,保护着2万多群众、4万多亩耕地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保卫着京广铁路的安全。京广铁路大动脉有11公里从麻塘垸穿过,其中与大堤相距的短距离只有1300米。一旦大堤失守,就会重演1954年的悲剧:铁路路面浸水2米,大动脉被迫中断60余天,给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1998年的春汛和今年差不多。到了6月份,湘资沅澧四水奔汇,浩浩长江上压下托。6月29日,东洞庭湖全线进入危险水位。相持1个月后,到7月27日,麻塘垸外湖水位突破1996年历史最高水位。8月1日,水位达到35.85米,比1954年水位高1米多,比1996年水位高0.13米。整个8月份,麻塘垸外湖都处在高危水位,外湖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反复次数之多、史所罕见。
当年,麻塘垸大堤,与其说是大堤还不如说是一条草路,与其说垸堤还不如说是一条沙堆,基础薄弱、堤不成形。在40多天高危水位的撕裂下,大险百出:南闸出险、北闸出险、二墩子出险、全线出险!但就是在险象环生、岌岌可危的紧迫情况下,保住了大堤,保住了麻塘垸,保住了京广线!
回忆当年惊心动魄的麻塘垸保卫战,有这样几点是值得防汛抢险发扬光大的:
第一,上级领导亲临前线。为了保住麻塘垸,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水利部长钮茂生、省委书记王茂林、省长杨正午、省军区司令员张德仁都亲临前线,省委副书记储波、省委常委李贻衡坐镇指挥。当年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副书记罗典苏、市政协副主席何报翔与干部群众一起决战,那年张昌平参加了全国抗洪巡回报告团、罗典苏被评为全国抗洪英模。
第二,基层干部身先士卒。当年,岳阳县的领导卢良才、袁建华、汤森林、胡耀宗、杨克辉、刘光明、李金、徐晓岚,还有60多名乡镇、科局负责人,4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与麻塘垸共存亡。
第三,军民团结血肉长城。1998年,保卫麻塘垸之战,有7000多军民斗风雨、战恶浪、冒酷暑、抢大险,筑起了“同心大堤”、“血肉长城”。
第四,物质保证必不可少。上世纪九十年代抗洪抢险靠的是人头加石头。麻塘垸保卫战除投入7000多军民外,还消耗了块石近5千方,砂卵石近5万方。7月31日,我陪国家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到麻塘垸慰问时,钮部长问罗典苏前线还需要什么?罗典苏说:我们人在大堤在,但人需要吃肉喝水。钮部长给湖南抗洪极大的支持,我记得买矿泉水就是100万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编辑:袁思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