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是兴修水利好时节 工程效益需要找好平衡点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李鑫 张秋实 李建飞 编辑:袁思蕾 2016-01-20 11:30:54
时刻新闻
—分享—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 李鑫 张秋实 李建飞)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田水利工程为我国农业稳产高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不过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增多,小农水的运行管理和养护维修任务不断加大,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维修养护经费难以足额有效落实、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了闲置,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冬季是农闲时节,正是兴修、维护小农水的有力时机,如何运用好这个时机,建好并且维护好小农水项目,很值得探讨。
  
  在安徽省迎江区三滩圩,记者看到,数台挖掘机、推土机在来回穿梭,挖土、填方有条不紊。此时,气温虽然很低,但是周边聚满了村民,他们在等一件事,等着挖掘机将塘口清淤出来,以备不久的春耕灌溉。
  
  村民许立元:现在我是掰着手指头计算工期啊,盼着大塘早日扩好。等大塘扩好后,我再也不用为浇地缺水发愁啦!
  
  许立元说,他家的田块离大塘比较远,每到浇田灌溉的高峰期,一家人为水急的团团转,这个塘口清淤后,不仅他的地,附近几十亩地的灌溉需求,都能得到解决。乡水管会主任周蒋李说,这个塘口的清淤,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将在塘口旁建一座电灌站,一旦建成,每天可解决1200亩地的灌溉问题。当然,工程的进度和可实施性,也要取决于项目的养护。
  
  许立元:平时保养好了,关键时候就能发挥作用。机械防止螺丝锈死,便于升降,电气部分主要安全,防止鼠害,一定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2015年入冬以来,短短的时间里,迎江区新建加固小水闸2座、中小灌区1.5万亩、扩挖塘坝31口、整治河沟21条,累计完成更新改造小型泵站320千瓦,小农水项目的建设,可以说是红红火火,问题是建了这么多,每一个工程应该怎么养护,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鲁树忠是一家农业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他说这个塘口小农水的投资方、养护方都是他们。
  
  鲁树忠:目前投入20多万块钱,政府补助大概40%,政府这样支持我们企业,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把当家塘管理好,好好利用起来,让它发挥更大的效益。
  
  迎江区水利局工程管理员葛筠:今年我们侧重于种粮大户、龙头企业建设管护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这一块,我们根据工程量给予及时的拨付。
  
  葛筠表示,小农水建成后,只要养护得当,就可以浇地和排涝,也能养鱼,从而产生效益,对于投资一方的企业来说,要想赚到钱,就得养护好小农水工程,再加上政府给于一定的引导和政策倾斜,资金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葛筠:对于管得好的,我们予以政策的倾斜。对于还有需要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我们下一步在政策上、项目上都予以支持。
  
  种粮大户朱广辉说,这种管护分离的办法,不论是投资方,还是种粮大户,养护小农水的积极性都会被激发,大家也比较满意。
  
  朱广辉:自己管护自己使用,考核合格镇里还给奖补,这样不仅让我们就更有积极性管护好水利设施,也为镇里节省了人力物力,让我们大户和政府实现了双赢。
  
  小农水建好了,养护好了,还得使用好,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农水灌溉,大多是粗放型的,大水漫灌浪费了宝贵的水源,也使得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所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价格杠杆的方式,来增强节水的意识,是遏制用水粗放,促进小农水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云南省,当地水利部门进行了尝试,做法是,运用价格杠杆的方式,规定微喷灌片区,经济作物的水价定为每方6毛钱,粮食作物每方为4毛钱。其他灌片区经济作物每方为3毛5分钱,粮食作物每方为2毛3分钱,定价采取分工程、分灌区、分作物的方式,实行差别化水价。
  
  陆良县水务局党委书记王俊:自流灌区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水价测算下来相对就低。为了保证老百姓的种粮积极性,我们只考虑保住基本的运行成本就可以了,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相对要高,定价的时候就考虑了可以盈利的一个水平。
  
  调整后的农业综合水价,由每立方米4分钱提高到3毛钱,超定额的用水还要分四个阶梯累进加价。水价大幅提高,群众能接受吗?中坝村村民徐存先说,完全可以接受。
  
  徐存先:现在这个水价不仅合理,而且很低啦!
  
  村民徐存先的认识是,衡量水贵还是便宜,重点不是在于每方水的价格,而是在于每方水的使用效率,价格提上去,大水漫灌的现象迅速减少,每亩地的灌溉耗工,从8天减少到了2天,综合人工等因素,总体的使用成本不升反降,由最高的5块钱降低到6毛钱以下。
  
  村民王安忠:我的一亩地大概需要用4到5吨水,我就瞧着表,交够了我就关掉回家,莫浪费水啦。
  
  澄江县水利局党总支书记王燕表示,简单的一个变化,却实现了一种双赢。
  
  王燕:经过测算,按现有我们灌区正常定额内收取到的水费接近27万,这样的话对维护我们的管道这一块基本上能够持平。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陈坚表示,从建设小农水,到养护小农水设施,再到用好发展好小农水,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个系统费用不足,运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解决好费用与发展的关系,关键就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形成合理的机制。
  
  陈坚:就是要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来进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怎么能让群众既有一定的付费,同时又能让价格机制各方负担平衡。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李鑫 张秋实 李建飞

编辑:袁思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